饭饭txt文学 - 历史小说 -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在线阅读 -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371节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371节

    王浩说道,“曾教授,你也不用急着高兴,先回去讨论一下。”

    “我们确实可以帮助研发一款模拟系统,但你也知道其中的难度,需要很多人参与……”

    “当然,当然!”

    曾海玉赶忙说了两句,“我们以项目的方式进行合作,费用……”

    王浩道,“如果你们确定好了,我可以派人去谈。”

    他说完补充一句,“即便能够达成合作,模拟系统也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我也可以抽空帮你们看看几种方案。”

    曾海玉愣了一下,随后咧出笑脸点头道,“好,就这么说定了。”

    ……

    一个大型系统项目的事情,曾海玉一个人是无法做决定的,他还要回到研究所和其他人商议。

    王浩只需要等待消息就可以了。

    其实曾海玉说的筛选方案问题对他来说并不复杂,他当然不会去慢慢手动计算,而是做一个数学上的分析,肯定能够得到一定的结论。

    但是他不想做。

    即便筛选出了最优的方案,也不一定就是最适合的,就像是曾海玉说的,他们可以拿出很多种方案,确定了一种方案以后,后续还要进行调整。

    整个过程中会扯到很多的计算,总不能每次碰到计算的争议就来找他解决。

    所以工作根本就没有意义,还不如直接研究一套模拟系统,每一次都用计算机的方式解决问题。

    这对于梅森数实验室有好处的,他们在完成和航天局的合作项目以后,手里已经没有大项目了。

    实验室的好多人都‘闲着’,研究人员无事可做,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所以王浩就干脆说帮助做一套模拟系统,和流体力学计算有关的核心难点,对他来说已经不算太复杂的问题。

    他完成了核心的数学问题,附带工作交给其他人就可以了。

    至于帮助选出最优的方案,也就算是达成项目合作附带的‘赠送’了。

    那只是个小事情而已。

    帮助实验室找一个千万以上的项目才是大事情。

    “维持一个实验室运转,实在太不容易了,还要费心费力的去找项目。”

    王浩叹了口气。

    ……

    在王浩感慨着工作不容易的同时,全球物理界的焦点,都在欧洲核子组织的粒子对撞测试实验上。

    这是第二次测试实验,强度比第一次还要高。

    来自三十七个国家的研究团队,参与了实验工作,国内也派出了一支团队参与后续的实验数据分析工作。

    但国际关注的焦点却是两个独立研究组,一个是迪迪埃-马约尔的研究组,一个是格斯纳-雷尼尔的研究组。

    虽然欧洲核子组织没有发布确定的消息,但很多内部人士都知道,两个独立研究组会专门负责单独能量区间数据的分析工作。

    所谓单独能源区间,就是‘183gev-187gev’区间的数据。

    之前迪迪埃-马约尔的研究组,先一步完成了相关区间的数据分析工作,并得出区间内存在新粒子的置信度。

    虽然置信度没有达到五个标准差,但只要超过一个标准差,就足以说明相关区间存在新粒子的可能性很高。

    当粒子对撞测试试验结束以后,两个研究团队全部投入到相关数据分析工作中。

    他们之间存在强烈的竞争,研究组的每个人都很努力的进行工作,希望能先一步完成数据分析,确定新粒子的存在。

    最终还是迪迪埃-马约尔拔得头筹,或许是因为他们已经有了相关的经验,在初始数据报告结束的第四天,就完成了区间内所有的数据工作。

    他们在实验组的网页上,发布了研究成果以及确定的消息,“我们已经发现了新粒子的信号。”

    “在183gev-187gev区间内,存在一个新的新粒子,通过实验数据的测算,新粒子存在的置信度超过7个标准差。”

    他们甚至对新粒子进行了解析,“新粒子,很大可能是一种全新的μ介子,质量是电子的500倍左右。”

    物理界对于发现新粒子,置信度标准为超过五个标准差,七个标准差,也就代表发现新粒子的可能,超过了99.99999%。

    这个概率实在是太高了。

    在迪迪埃-马约尔的研究组,发布研究成果的两天后,格斯纳-雷尼尔的研究组也确认了新粒子的存在。

    他们所计算的标准差为‘6.9’,同样认为是一种全新的μ介子,对于新粒子质量的计算更加精准。

    格斯纳-雷尼尔接受采访时说道,“新粒子是一种新型的π介子,质量是电子的509.4倍。”

    “它的衰变速度非常快,但我们还是成功捕捉到了信息。”

    “这个发现非常的惊人,也代表未来可能通过计算分析,能够提前预测出更多的新粒子。”

    “我们相信,今后会有更多的重大发现……”

    在两个研究组相继确定了新粒子以后,欧洲核子组织也发布了相关研究报告,确定了新粒子的存在。

    这是个震惊国际物理界的消息。

    虽然之前已经有了预估,但真正确定下来还是让人感到惊讶,好多人都重新回顾了王浩和保罗菲尔-琼斯一起的研究。

    他们能够通过塑造新的衰变问题数学体系,再结合杨-米尔斯方程进行计算,就能够提前计算出新的粒子。

    这种方式是非常不可思议的。

    在之前大多数新粒子,都是通过粒子对撞的实验数据分析发现的,能够通过研究理论预测的粒子数量非常稀少,也都是那些非常关键的粒子。

    比如希格斯粒子、中微子。

    希格斯粒子、中微子,都属于大类的粒子,能够通过计算预测并不奇怪,而单独的介子是小类的粒子,他们在理论中发挥的作用是极其微弱的。

    现在则是能够通过计算预测出来,让很多物理学家都感到不可思议。

    很多物理学家都开始研究起了王浩和保罗菲尔-琼斯的研究成果,也都对于湮灭理论产生了兴趣。

    于此同时。

    国内外大量的媒体做出了报道,报道都是围绕欧洲粒子对撞实验发现的新粒子,以及王浩、保罗菲尔-琼斯对于新粒子的提前预测展开。

    很多记者也到西海大学对王浩进行采访。

    他们想采访到王浩是非常不容易的,但针对新粒子的发现问题,王浩还是公开露面了,他对于研究进行了解释,“我们的研究主要还是围绕湮灭理论进行。”

    “我一直相信存在一种湮灭力,这种力可以理解为空间挤压,而我们最新的理论认为,湮灭力的维度更高。”

    “数学上来说……”

    王浩开始了数学相关的长篇大论,也让一些采访过他的记者回顾起了曾经的痛苦。

    他们只能打开录音笔做记录,至于跟着去理解是想都不用想的。

    王浩简单做出了解释以后,就没有再接受采访了。

    之后保罗菲尔-琼斯成为了焦点。

    保罗菲尔-琼斯是加州理工大学的正教授,但绝大部分学者都是不受关注的,他并没有受到大群记者追捧的体验。

    保罗菲尔-琼斯也不由产生一种极度的成就感,他很激动的说着,“我们的研究基础是湮灭力的维度更高,或者简单理解就是,湮灭力造就了其他的三种作用力。”

    “这是一个因果关系。”

    “湮灭力制造了衰变,同时是其他作用力的根源,正因为如此……”

    “湮灭理论,是能够实现大一统的理论,我认为……”

    保罗菲尔-琼斯越说就越投入,后来甚至做出了这样的表达,“虽然弦理论也是大一统的理论,但我认为,湮灭理论才是正确的,而弦理论很多问题,都只是空泛的想象。”

    “我现在所做的工作,就是以湮灭理论为基础,去塑造全新的大一统理论体系。”

    “直接成果,就像是你们看到的,我们可以去预测新粒子,以后也可以预测其他的微观物理现象……”

    “相信湮灭理论的研究,可以为粒子对撞实验提供理论支持……”

    ……

    因为新粒子被欧洲核子组织确定下来,就有更多的物理学家关注湮灭理论。

    弦理论学者们的心情就不怎么好了,因为王浩和保罗菲尔琼斯的研究中,有一部分数学体系和弦理论有冲突。

    现在证明他们的研究是正确的,岂不是代表弦理论的数学体系是错误的?

    即便不能证明全部都是错误的,但是有一部分错误也是很难接受的。

    普林斯顿大学。

    爱德华-威腾坐在办公室里,看着新闻里的保罗菲尔-琼斯侃侃而谈,甚至还说出‘弦理论很多问题,都只是空泛的想象’。

    这种话怎么听怎么刺耳!

    如果不是真正看到了采访报道画面,他完全不相信保罗菲尔-琼斯会‘叛变’。

    怎么可能!

    那可是对于弦理论无比忠实的保罗菲尔-琼斯,他不只是去研究湮灭理论,还在媒体面前说弦理论的坏话。

    这个叛变真是有够彻底了!

    爱德华-威腾又感觉无话可说,因为对方的研究确实预测了新粒子,也就代表研究主体方向是正确的。

    所以,弦理论是错误的?

    他无法接受弦理论是错误的结论,可又想不出来该怎么样去反驳。

    爱德华-威腾正苦恼的时候,就发现收到了一封来自《科学》杂志的邮件,是一位主编发过来,邀请他对专业论文进行审稿。

    他实在没心情进行审稿工作,但还是扫了一下论文标题,“《以湮灭理论和弦理论为基础解析宇宙大爆炸》?”

    “湮灭理论结合弦理论?”

    “什么逻辑?”

    爱德华-威腾有些想不明白,他倒是来了兴趣,马上回了一封邮件,确定自己会帮助进行审稿工作。

    他倒是要看看这一篇研究论文说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