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唉,就知道你们来没好事!”马明点着烟后也就不睡了。 “既然现在还挖坑,那什么时候才能合拢坝体?”一旁坐着的米硕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怎么着也要半年时间吧。”马明吐了一口烟,把自己的脸藏了起来,貌似很神秘的样子:“咱们这是半人工半机械,效率慢得要死。” “这样的话,明年雨季怎么办?”米硕闻言有点担心。 “雨季没问题,现在是12月,明年7月前肯定能完工。” “不过……”马明说到这里拉长了音:“我劝你们别把希望寄托在这儿。” “这个水库的面积并不大,根本起不了多少防洪的作用,充其量也就是提前放水,然后拦截几道洪峰而已。” 马明说到这里直起身,伸出手臂往北面划了一个大圈:“咱们来的那个年代,光嘉义附近就是7座大小水库,这还不算高雄附近的,你指望眼下这个,那是指屁吹灯喽。” “这个我们有思想准备。”梁乐天面色不善地点点头:“看来还是要大力加强灌溉系统。” “对喽,靠谁都不如靠自己。”马明笑呵呵地又躺回了椅子上。 “那么大水库呢?什么时候能开工?”米硕不死心,又问了一句。 “不知道。”马明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咱们的技术条件和当年的日本人其实是一样的,蒸汽挖机和煤气挖机区别不大。” “但是日本人调集资源的能力可比咱们现在强多了,咱们现在的底子太薄。”马明说到这里,掰起了手指头:“巨量的混凝土,钢筋,巨石,设备……千米长的大坝在后世不算什么,现在上马可就是大跃进了。你们自己大概算一算土方量就知道,原材料都没办法提供。” “那就只能建这些小水库了?” “对!”马明没有丝毫犹豫:“在三年内先建一系列的小水库,等施工队伍锻炼出来了,那时候再看机械和原材料的供应情况,够了就建,不够还得等。” “唉,那也只能这样了。”梁乐天和米硕对望一眼后,都从对方眼里看出了无奈。 “既然这样,那今天也就没啥事了,我们吃完饭就走。”梁乐天看看时间刚好也到中午了,于是指挥着在一旁赔笑的包工头去拿门外的砂锅进来,顺便再拿点啤酒。 “完蛋,我就感觉今天不是个好日子。”马明这会悲愤满腔:“鬣羚肉啊,我炖了一早上了!” 第321节 脱毒 从水库工地出来后,坐在电轮车上的梁米二人面色都不是太好……水利枢纽工程进展缓慢的话,对下游的农业影响是很大的。 “看来只能加大排灌渠的整修力度了。”米硕若有所思地说到。 “那也是有上限的,总不能把农渠挖成河道吧。”梁乐天叹了口气:“说到底只是毛细血管,上游的动脉修不好,下游怎么样都会遭灾,只是程度不同。” 米硕想想后说道:“大力扩展马铃薯和甘薯(红薯)田。” “唉,只能这样了,先凑活两年吧。”梁乐天无奈地说到。 ……既然水库搞不定,那么每年七八月份的暴雨山洪就是躲不过去的坎。在这种局面下,增加马铃薯和甘薯这些块根作物的种植面积,就成了农业方面的唯一选择。 这个道理很好理解:躲在地下的土豆和甘薯对于山洪,大雨,太平洋风暴的抵抗能力要远远强于水稻这种娇嫩货。 不过这个战略实施起来倒也不难,因为原本在台南的主粮作物就是土豆和甘薯,现在只是继续增加种植比例而已。 要知道,以当前这种缺肥少药的技术条件,水稻的亩产量也不过是五六百斤而已;而一亩土豆田的产量很轻松就能达到水稻的三倍,今后还可以更高——说白了都是淀粉,穿越众自然会选择能喂饱更多人的土豆。 …… 确定了今后的种植计划后,两人便回到了赤崁,然后又沿着海边的柏油路一直往南,差不多跑了10公里后,他们的位置已经到了高雄和赤崁的分界线:二仁溪附近。 由于住宅区还没有拓展到这一片,所以这里很荒凉,周围全是烧荒过后裸露着的黑色土地。从海边沿着二仁溪往东又跑了二里路后,远方出现了一片建筑物。 这里是粮食总公司的核心资产:良种基地。 良种基地的占地面积很大,是由生物实验室,温室大棚,实验田,锅炉房,发电室共同组成。 生物实验室是良种基地的核心建筑。 四栋二层砖混楼围成的实验室乍一看和后世的小楼没什么区别。大幅的玻璃窗,铁制栏杆,白色的围墙。 实验楼内部的设备也尽可能做到了和后世看齐。 包括显微镜在内的各种进口生化仪器这里都配置的很齐全。另外,楼里还有一些包括恒温培养室在内的“国产”低级实验设备。 …… 在大门口的岗哨位置出示代表着穿越众/贵族身份的紫皮证件后,三轮车驶进了基地大院。 得知消息的杨乐意迎了出来。 杨乐意在穿越众这个群体里算是比较年轻的,今年只有25岁。此君在大学的专业是细菌学,毕业后就把专业扔到了一旁,跑去贸易公司当了专门跑赞比亚的“业务经理”。 原本他以为生活就会这样继续,谁曾想穿越后他居然又把自己扔掉的专业捡起来了……是的,“国家和人民”需要他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