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饭txt文学 - 历史小说 - 反穿越调查局在线阅读 - 第1060章

第1060章

    据军需官吏报告,从滏口陉要塞到大粮山辎重营,山路连绵数百里,运送一批物资过去,通常需要小半个月的光景。为了保证前线供应,他们想了个办法,把大部分民夫编做上百支队伍,分段安置于太行山脉中,梯次出发,轮转运送,如同是接力赛一般,确保每天都有粮草送进大粮山营地。

    “目前大粮山那边囤积了多少粮食?”胡义问道。

    “回禀长史大人,据卑职估算,大粮山储备的黍约有四万一千石,麦在两万石上下,杂豆略少,大概七八千石。具体的数量,大粮山的军需官应该更清楚。”

    赵亮心里默默盘算,这些数字加起来,差不多就是全军七天的口粮。于是他接着问道:“目前咱们每天能送过去多少?”

    官吏回答:“按照咱们轮转运送的新方法,原本每天至少可以输送一万五至两万石粮草到前线。但是最近太行地区暴雨频繁,运粮的队伍受到了极大影响,所以,眼下我们只能苦苦撑持,尽量保证一天一万石的最低标准。”

    他略微犹豫了一下,又鼓起勇气道:“请二位大人责罚,有的时候,我们可能连一万石都送不到。而且,还有不少民夫因为过度劳累或发生意外,死在了送粮的路上。”

    胡义叹了口气,闷哼一声道:“唉,这也不能怪你,谁让咱们非要在这种鬼地方跟秦国人打生打死呢?每运送一斤粮食到前线,路上就得再搭进去两斤,这么个损耗法,一旦遇到雨天,队伍被堵在路上多拖延几天,到最后能送入将士们手中的粮食,自然又会减少大半。”

    赵亮以前也曾上过几次战场,但是从未接触过后勤补给方面的问题。无论做西周的大将军,还是当北宋的临安侯,他都只是在前线带兵与敌人作战,每到饿了的时候,伸手就有饭吃。然而他却万万没能料到,平时那些司空见惯的大饼馒头,背后居然会有这么多人在辛勤付出。

    战争,以另一种方式,向他展示了残酷的一面。

    胡义让军需官吏暂时退下,转头对赵亮说道:“情况比我们之前预想的稍微好一点。大粮山辎重营的储备粮,够前线将士六七天的保障。如果每天能有八千到一万石的补充,周转起来总能维持在五天左右的水平。”

    赵亮问道:“依你看,如果赵将军率兵迎战秦军,需要额外增加多少粮食储备?”

    “那就要看战场向前推进多远了,”胡义沉吟道:“倘若大军离开丹水防线,五十里范围内的作战距离,将士们随身携带的口粮不能少于三天,否则,就很有可能会出现粮草不继的危险。如果超出了五十里的范围,那还必须配置随同大军一起行动的辎重部队,另外再带上五天左右的粮草,同时建立补给线,向前方持续进行输送。”

    他略微顿了顿,盘算道:“粗略估计,大粮山辎重营不囤积十万石以上的粮食,根本不够赵将军发动一次大会战。”

    赵亮听得连连点头:“这么说,除去每日的正常消耗,咱们还需要额外补充三四万石粮食,才能满足整个大军作战的需要。”

    胡义好奇的看着赵亮:“咦?听你的意思,怎么好像是在考虑如何能给赵括补齐物资啊?晋阳公主不是让咱们想办法限粮吗?”

    赵亮尴尬的笑笑,道:“话虽这么说,但赵括毕竟是前线主帅,他要是询问起此事来,我心里多少也要有个底才行。”

    胡义满不在乎的说道:“你怕什么?大王已经明确下诏,给咱们这些专职官员决断之权,所以根本不必看赵括的脸色办事。更何况,不是还有晋阳公主在背后撑腰嘛,只要不让驻防丹水防线的部队饿着肚子,那就不用担心赵括找麻烦。”

    闻听此言,赵亮无声的点了点头,心里却不由得开始盘算起到了大粮山之后的应对办法。

    典府人马在滏口陉要塞住了三天,等到养足了精神,胡义才决定继续出发,往位于丹水防线与百里石长城防线之间的大粮山辎重营前进。

    一出了要塞山口,队伍便立马进入到了太行山脉,直至这个时候,赵亮他们才真正明白,军需官吏口中所说的道路难行,究竟是什么意思。

    在这之前,赵亮对太行山并不陌生。除了小时候姥爷经常带他到这里徒步旅行之外,当初刚刚穿越北宋,他为了护送杨家二小姐杨茹回汴梁,也曾在李二白的指引下,专门选道太行,由山路前往宋军的大后方相州。

    然而,宋朝那个时候的太行山路,经过千年的修葺改造,尤其是茶马商旅的频繁往来,已经是颇具规模了。很多地段甚至还铺上了青石板或青石条,无论骑马还是不行,都非常方便安稳。

    可是战国时期的太行山,仍旧是一派自然原始的风貌。别说什么大青石了,就连个像点模样的小山路都少的可怜。赵军所谓的运粮栈道,基本上就是依着山势刀砍斧凿出来的羊肠野径。

    在这样的山路上,骑马根本不用指望,单靠两条腿走着,随时都会有坠落山谷的危险。

    赵亮一行人牵着马匹,夹杂在运粮的队伍里,一步一步往前挪腾,走的是异常辛苦。不过反过来想想,他们身上什么负重都没有,尚且如此困难,那些肩挑背扛的运粮民夫,又会是怎样的一个光景呢?

    赵亮一路走来,满眼看到的,皆是白发苍苍的老者和脸带稚气的少年,他们拉着毛驴骡子,挑着被粮食压弯的扁担,在太行山脉的碎石小道上步履维艰,另外,还有数量众多的女人,同样背着大包大包的麻袋,跟在队伍最后方,咬牙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