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饭txt文学 - 历史小说 - 穿到荒年后,我成了极品恶婆婆在线阅读 - 穿到荒年后,我成了极品恶婆婆 第139节

穿到荒年后,我成了极品恶婆婆 第139节

    这次再生稻的亩产达到了一百四十斤,加上头茬稻的亩产,就是惊人的三百四十斤!而且,头茬稻是因为蝗灾旱灾才减产,按照往年的产量来计算,一亩地能出产至少四五百斤粮食,这简直颠覆了所有人的想象!

    程弯弯自己都有些惊叹,要是再生稻推广出去,底层人民的生活不知道会提高多少倍。

    但这些,都不是她能决定的。

    她继续操着家里的心,好在这会儿家中院子的地面铺了青砖,用石磙给稻子脱粒时,效率更高。

    正忙碌着,村中突然不少村民朝她家门口涌来。

    带头的是里正老伴和赵老太太,身后还跟着许多许多妇人,每个人手上都拎着一个布袋子。

    程弯弯赶紧迎出来:“这是发生啥事了?”

    正是秋忙之时,这些人怎么成群结队跑她家里来了?

    里正老伴笑着道:“之前不是说好了吗,再生稻丰收之后,我们大河村每家给你拿十斤稻子过来,要不是你提出留稻茬,谁知道还能再丰收一次,这次亩产一百三四十斤,我家就收了一千多斤,都是多亏了你啊!”

    王婶子挤进来:“这十斤都是你应得的,拿着吧!”

    赵老太太将自己的布袋子解开:“我是特意把晒的最干的稻子给你送来了,实打实的十斤,赶紧收好了!”

    程弯弯捂脸。

    这老太太明显是在暗示村里其他人不要拿湿稻子充数。

    果然,她看到人群中有几个妇人悄悄地离开,应该是回去换稻子了。

    朱老婆子拎着两个布袋子走进来:“大山娘,这是我们家和大树三孩子的稻子!”

    自从张寡妇离开之后,朱老婆子就跟张寡妇三个孩子搭伙过日子了,虽然在一起过,但也是两户人,所以送了整整二十斤来,而且都是晒的干干的稻子。

    程弯弯将米袋推回去:“朱婆婆您没有儿子,大树他们三个没有长辈,你们自己都不容易,哪能给我白送这些,其他人的我可以收,但是村里的孤寡老人孩子们的东西,我绝不能收。”

    朱老婆子的态度也很坚定:“没有你,就没有我们村这第二次丰收,全靠你我们今年才不会饿肚子,这二十斤粮食远远不够表示我们的感谢,但也只能拿出来这么多了,你不收也得收!”

    她老人家直接将米袋子扯开,哗啦啦将稻谷倒在了程弯弯家院子的晒场上,然后转身就走,这老婆婆年纪大,走路倒是飞快,给人一种越活越年轻的感觉。

    有朱老婆婆在前,村里那些好手好脚的年轻人就更没借口不给粮食了,就连和程弯弯向来不对付的张婆娘,也带着十斤稻子过来了,不是干透的稻子,带着一点湿气,晒干后大概还能剩个八九斤。

    全村人的稻子都送到之后,程弯弯家多出来了将近两千斤稻子,这相当于是这个家两年的总收成,好在家里房子大,不然都没地方放。

    她的一时之念,让大河村再次丰收,也让她丰收了大部分人的善意和感激。

    贺霄坐在门口晒太阳,这段时间大河村很忙,但是他很闲,两柄木剑做完之后,他每天就只剩下一件事,那就是好好养伤。

    他坐在门口,看着村子里的人忙碌收割打稻,不知道为什么,胸腔空落落的位置,像是被什么东西填满了一样。

    连这么穷困的底层百姓都在好好努力生活,他为何要如此一蹶不振呢。

    难道离开了贺家,他就不是贺霄了吗?

    贺霄阖上眼眸,继续晒太阳。

    而学堂门口,虞夫子则在画画,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提笔作画了,但是来大河村之后,看到这里欣欣向荣的一切,总是生出吟诗、作对、作画的想法,就这短短几日,他已经画了好几幅图,全村合力捉猪图,秋日稻穗摇曳图,村庄太阳初升图,村民忙碌丰收图,莘莘学子读书图……每一幅图,都充满了向上的生命力,感染着他,让他的心也激荡起来。

    丰收渐渐到了尾声,里正召集各家各户到大槐树这边开会。

    “这次叫大家过来,是为了说一下交税的事。”里正站在高石块上,大声说道,“今年我们大河村算是大丰收,虽说这次丰收不在大家的预料之内,也不在朝廷意想之中……”

    里正的话还没说完,张无赖就大声道:“里正叔不会是想让我们再多交一次税吧,这次收获是意外之财,朝廷也没说要交税,咋能自己白送过去!”

    里正的声音变得威严了几分:“朝廷有过明文规定,只要是地里长出来的粮食,就必须交税,朝廷不提,不代表不需要,与其等着官府来强收,还不如我们自己主动交上去!而且,县令大人说过,我们村只需要交十五之一的税,比起其他村已经幸运很多了!”

    赵老太太开口:“听说其他地方荒年没有撑过来,全靠朝廷开仓放粮,要是朝廷的粮食也没了,那些人就成了流民,我们还会有现在的太平日子吗?”

    这话一出,边上许多人跟着点头,没有粮食就会成流民,流民多了就会落草为寇,到时候世道一乱,到手的粮食都保不住。

    第220章 给全村送馒头

    大河村这次再生稻平均亩产是一百三十多斤,全村交税十五之一,加起来有一万多斤粮食。

    里正叫了村里三个牛车,每个牛车后头还拖一个板车,还是放不下,只好拖一部分去镇上交了再回来运两道。

    三辆牛车拖着几千斤粮食,从大河村一路走到平安县,吸引了无数人的注意。

    牛车最终在县衙门口停下来。

    袁师爷接到消息走出来,满目诧异:“赵里正,这、这是……”

    “见过袁师爷,这是大河村上交的粮食税。”赵里正憨厚的笑起来,“一共是一万三千四百斤,这里只有三分之一,还有一部分等会再运来。”

    袁师爷大喜:“主动上交粮食税,真不枉县令大人特意为大河村众人请功!”

    这次再生稻丰收,县令大人早几天就写了帖子递上去,整张帖子都在说大河村的功绩,从头到尾就没提过县令大人他自己在这中间的努力,要不是县令大人,整个平安县怕是只有大河村能丰收,至于凤凰县河口县等,估计连再生稻是什么都不知道。

    县令大人为粮食增产之事劳心劳力,在帖子里丝毫不提自己的功劳,反而一直突出大河村的村民之功。

    他替县令大人不值。

    但现在看到大河村上交来的粮食,这一瞬间,他好像懂了大人为何十分推崇这个小小的村子。

    平安县内三十六个村全部都有再生稻,且全部获得丰收,而只有大河村主动交税。

    这个村子,在赵里正的带领下,欣欣向荣,有觉悟,有格局……

    沈县令从门口走出来,看到县衙门口这么多粮食,他的眼眶有些微热,这些粮食会送到湖州,会送到省城,然后再由京城调配送到需要粮食的地方去,不知到了百姓手中还剩多少,但聊胜于无,能让无数百姓不至于饿死。

    “平安辖区三十余村,当属赵里正最让本官省心。”沈县令长叹一声,然后语气突然变得严肃,“袁师爷,拟定旨意,吩咐下去,各村按粮食产量正常收税,三日内收齐送至县衙粮仓,若有违者,板子伺候!”

    “是!”

    袁师爷立即去办。

    平安县内除了大河村,其他村根本就没想过交税,每年稻子麦子豆子藜子这些都要交一部分上去,但是他们自己种的青菜萝卜是不需要上交的,这回地里意外长出来的粮食,在他们看来,也是不需要交税的,心安理得的所有粮食晒干入仓。

    当政令下达之时,不少村联合起来,公然抵抗政令,数李家沟和桂花村闹的最凶。

    这些早在沈县令的预料之中,他直接派衙役镇压,将几个出头鸟抓起来当众重打二十板子,然后扔到监狱里去,杀鸡儆猴这一招,无论什么时候都有用,其他人怕被关起来,纷纷主动上交税款,不过这些村就没大河村这么走运了,他们需要交十分之一,这是朝廷规定的税率。

    平安县这边雷厉风行,凤凰县河口县白云县则直接套用这个模式征收税粮,不过隔壁几个县情况都不太好,因为当初给水稻留桩的村子并不多,也就凤凰县稍微好点,其他县能收上来个三四百斤税粮都算是烧高香了。

    附近县镇因为再生稻的事闹得沸沸扬扬之时,程弯弯正带着孩子们做馒头。

    全村送给她接近两千斤粮食,她也想送点什么给村子里的人。

    再生稻出来的新米比头茬稻味道更好,在她随身商城系统中,也能卖到高一点的价格。

    用七八十斤再生稻米换了一百斤白面粉,开始做馒头,大概能做两千个左右的馒头,每家每户能送十个馒头左右,虽然比不上十斤大米,但是能够代表自己的心意就够了。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就是靠你来我往,才能增进感情。

    要做的馒头实在是太多了,全家人上阵帮忙,面粉里面特意放了鸡蛋和羊奶,增加香甜的气息,力气大的负责揉面,细心的负责做馒头,啥都不会的负责看火,程弯弯负责上锅蒸,两千个馒头,要分几十锅蒸出来,一边蒸出锅,一边安排孩子去各家各户送馒头。

    村里人收到程弯弯家送出来的馒头,一个个感慨的不得了。

    “大山娘真是越来越会做人了,想想几个月之前,她还是个虐待儿媳妇的混不吝呢。”

    “还说从前的事干啥,大山娘这一家都不一样咯,住大房子,坐马车,读书学武,眼看着就要改换门庭了。”

    “大山娘做生意越来越有钱,也没瞧不起我们这些种田的,瞧瞧这馒头,又大又白还有一股香味。”

    “我刚刚吃了一口,这馒头里头肯定放了鸡蛋,还有一股奶香。”

    “她家里不是养了一头母羊吗,肯定在馒头里放了羊奶,啧啧,真是好吃,比镇上卖的馒头都好吃!”

    人群中传来张婆娘不和谐的声音:“哼,几个馒头就把你们收买了,瞧这点出息!”

    “张婶子家有钱,应该瞧不上我们家的馒头吧。”赵四蛋笑嘻嘻的开口,“那我就把张婶子家的馒头送到朱婆婆家里去啦,走了走了!”

    赵四蛋抱着两个大碗,冲进了朱老婆子家中。

    张婆娘怒目圆瞪:“你、赵四蛋,你个兔崽子……”

    她也给程弯弯家送了十斤稻子,这白馒头本来就该有她一份!

    “大刚娘,郑家当官的有权有钱,他们家的馒头肯定比大山娘家的馒头更好吃吧?”王婶子故意笑眯眯的道,“这馒头你瞧不上也正常,啥时候让你侄女从郑家带点馒头来给我们吃,行不?”

    张婆娘哼了一声:“馒头这东西郑家哪里瞧得上,人家吃的是山珍海味,反正就是你们无法想象的东西,等有机会,我让我侄女回来给大家见见世面!”

    村里人一边吃馒头,一边围着她继续问:“山珍海味具体是啥,给我们说说呗。”

    那馒头的香味传来,有白面香味,有鸡蛋香味,还有一股浓郁的奶香味……张婆娘的口水滋溜一声就流出来了,她怕被人看笑话,死要面子的把口水咽下去,绘声绘色的说起来:“山珍海味就是燕窝、熊掌、牛肉……啥贵就吃啥……”

    程弯弯将最后一锅馒头端出来,用超大的那种碗,一个碗装十个。

    她站在门口喊了一声:“四蛋,回来!”

    赵四蛋飞快跑回来,接过程弯弯手中的大碗:“还有虞夫子和师父两家没有送,我给虞夫子送去。”

    他转身就跑了。

    程弯弯拿着十个馒头去旧房子那边。

    过去的时候,她看到贺霄坐在院子里喝茶,也不知道他这茶叶是从哪里来的,她走近看了一眼,发现竟然是村里柿子树的树叶,她还是第一次知道柿子树叶可以当茶叶。

    她更加确定贺霄应该是大户人家出身,不然不会有喝茶叶的习惯。

    她步子停了一瞬,从商城里买了一包银针茶,一起拿着走了进去。

    第221章 偷看话本被发现

    “表姐。”

    贺霄站起身,拱手打了声招呼,姿态显出敬意,但是神情始终是淡漠的。

    程弯弯将馒头放在桌子上:“这是刚出锅的馒头,赶紧趁热吃几个,晚点饿了的话,放在锅子里隔水蒸一下就能吃。”

    她从袖子里拿出一个木制盒子递过去,“这是我之前在镇上买的茶叶,家中孩子们都不爱喝茶,你拿着喝吧。”

    贺霄确实需要茶叶,这是他二十六年来养成的习惯,一时半会也改不了。

    他拱手道:“多谢表姐。”

    “既然你唤我一声表姐,就别这么客气了。”程弯弯笑道,“随意点,就当这里是你家。”

    她也没多做停留,给完东西就走了。

    她走了之后,贺霄起身将馒头放进灶房的锅子里,然后拿着空碗准备还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