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饭txt文学 - 都市小说 - 太子嫔在线阅读 - 太子嫔 第155节

太子嫔 第155节

    “还有个好消息。

    昭蘅问:“什么?

    “白云道长死了。 怕她不知道是谁,他特意提醒她,“就是昨天欺负你们的那个坏人,昨天晚上被人刺杀身亡了。

    昭蘅怔怔地望着李文简,半晌,欢呼出声,“是哪个大英雄呀?这么厉害!

    “不知道。 李文简忍不住翘起唇角,“官府还在查呢。

    第107章

    自从魏湛和安胥之回来后,族学里的风气全然变了。

    魏湛已是半大少年,对弟弟妹妹们格外疼爱,每每有人不想去学堂念书,他都会想办法悄悄把人带出去玩儿。以致于打他回来之后,族学的人再没到齐过。

    族学里的孩子都十分喜欢他。

    魏晚玉闹着要去种地,他阿爹阿娘气得不行,本来指望着魏湛回来好好收拾她一番。可他不仅没有收拾她,还帮着她跟阿爹阿娘顶嘴,京城会念书的贵女那么多,可会种地的魏晚玉还是头一个。

    非但如此,他还常常到菜园帮她们施肥。

    之前昭蘅一直对他打李文简的事情耿耿于怀,可那天他带着她和魏晚玉一起去买花灯,她们挨打时,他独自挡在前头护着她们,又狠狠替她报了仇,事后又三天两头带她们出去玩儿,她对魏湛没了起初的敌视。

    五月底豆角成熟的时候,她采来第一茬豆角给他送了一把。

    魏湛还得意了一阵,在李文简面前吹了半天那豆角焖出来有多香。

    李文简觉得这人实在幼稚得过分,上一世怎么没发现他这么幼稚,他不理会他的炫耀嘚瑟,也没告诉他,自从昭蘅的小菜园丰收,他的豆角土豆就没断过。

    他对食物没有特别的喜好,只要能果腹填饱肚子就好,土豆和豆角也非他所爱,只不过昭蘅爱吃,他就顺着她说罢了。

    前线的局势比上一世要好很多,他凭着对前世的记忆,在关键的几场战事上提了一些建议。他的阿爹阿娘并非刚愎之人,收到他的信件后,认真研判了形势,发现他的建议竟然能破除他们眼前面临的困境。

    很快,农民军顺利地度过河川,将杨元残部尽数剿灭,正挥军北上,剑指京城。

    端午后,安氏暗中周旋,决定将族中子弟转移到别的地方。

    为了防止戾帝有所察觉,人分成几批离开。

    昭蘅的奶奶身体不好,被安排在第三批离京的人里。

    李文简知道昭蘅的心思很敏感,好不容易安定下来,忽然又要离开,怕她胡思乱想,一直没想好怎么跟她开口。

    五月中旬,李文简去了趟颍州。

    自他离开后,昭蘅每日到族学念书,散学后就去小院子侍弄菜苗,日子过得简单又充实。

    可她渐渐发现,族学中每日都有人告假,原本坐得满满当当的学堂多了很多空位子。

    这日天气很好,艳阳高照,族学休旬日,不用去念书。昭蘅趁着天气好,把书袋拿到院子里洗了起来。薛氏则坐在檐下切萝卜条,上次她做了许多腌菜,送到雁山居给李文简下粥吃,李文简说味道不错。所以她这次想多给他做一点。

    她自知能为李文简做的事情很少,表达感谢的方式简单又纯朴。

    “对了阿蘅。”薛氏将切好的萝卜晒在筛子上,又笑眯眯地看着昭蘅说,“小公子帮我们这么多,我之前不是一直想给他在白马寺点一盏长生灯吗?我问了红案上的许娘子,白马寺点一盏八十年的长生灯要五两银子。”

    她跟昭蘅商量:“要点吗?”

    “点!”昭蘅半点犹豫也没有。

    “我也这么觉得,再贵也得给他点。”薛氏同意地点点头,起身走回屋内,再出来的时候手上拿着她们的钱袋,她低头数了数,“再凑一两年就够了。”

    安氏过于仁义,不仅管着她们吃喝住,她过意不去到厨房帮工,管事还要给她发工钱。她们在这里住得很舒心,没什么花得上钱的地方,每个月的工钱攒下来竟然也有不菲的一笔。

    昭蘅托着腮想了会儿,一两年实在太久了。像书琅哥哥这么好的人,她迫不及待想给他点长明灯,立长生牌。

    昭蘅道:“我去想想办法。”

    “你别又去犯傻。”薛氏想起她上次一个人悄悄回山里采草药的事情,心里仍然有些后怕,忍不住提醒她,“钱可以慢慢赚,慢慢攒,可不许再去冒险。”

    昭蘅说:“不会的,我找晚玉商量商量。”

    吃完晌午饭后,昭蘅便去找魏晚玉了。

    魏晚玉正坐在秋千上荡着秋千晒太阳,身后一名侍女正捧着两串珍珠做的蝴蝶跟她说什么,她不满地嘟着嘴,一脸不高兴的样子。

    昭蘅看了很喜欢,柔柔一笑:“阿月姐姐,买这个蝴蝶多少钱?我也想买一个。”

    阿月笑:“不值什么钱,是我们夫人在仙月阁里给姑娘订的,一对只要五两银子呢。”

    昭蘅吞了吞口水,奶奶每个月二钱银子的工钱,不吃不喝得攒两年多才够魏晚玉一对发饰呢。

    “你要是喜欢我送你好了。”魏晚玉抓着秋千绳仰起脸看向昭蘅,大方地把蝴蝶塞给她。

    昭蘅羞赧摇头,“奶奶说了不能平白要别人的东西,我不要。”

    阿月笑道:“阿蘅姑娘先陪我们姑娘玩儿着,我去给你们端两碗乳酪来。”

    见阿月的身影消失在月门外,昭蘅爬上秋千,跟魏晚玉肩并肩坐着,四下环顾一圈,确保无人在旁边,这才压低了声音问她:“上次你让我帮你写功课,你给我报酬,还算话吗?”

    魏晚玉闻言,双眼都亮了起来:“你肯答应我了?”

    她现在一心都在菜园子上,根本无心念书,可阿爹阿娘非逼着她写功课,每日若是写不完,就不许她去菜园子。

    她根本不是念书的料,三岁就去安氏族学,学到现在三四年连篇千字文都背不齐全。昭蘅来了族学后,十来天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她才勉强有了些安慰。

    昭蘅认真地点头,跟她说:“以后你的功课,我都帮你写。”

    魏晚玉抚掌大笑:“好啊!阿蘅,你真是我天降的救星,不仅叫我种地,还帮我写功课!”

    昭蘅捂着她的嘴,示意她小声点,她低垂眉眼,压低声音又说:“不过我现在有急事,你可以先预支我一点钱吗?”

    魏晚玉偏过头看着她,问:“要多少?”

    昭蘅为难了下,毕竟自己要的不是个小数目,她蹙了蹙眉间,小心翼翼地问她:“五两可以吗?”

    魏晚玉闻言眉眼微惊,粉色的小嘴张成圆圆的模样,似乎很是惊讶。

    “要是你觉得多的话,三两也可以……”昭蘅以为她是嫌多,盘算着要三两也可以,奶奶那里还有一些,她可以再用空闲时间绣点绣活出去卖,应该很快也能攒够。她又解释说,“以后你的功课我都可以帮你写,写到……你及笄!”

    “可是,我没有那么小的碎银子。”魏晚玉有点为难,几两银子阿蘅就能帮她写十年的功课,实在太合算了,她怕她反悔,急忙皱着眉询问昭蘅,“十两的可以吗?”

    十两!

    昭蘅做梦也没见过那么多钱,一时间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念书的好处这么大吗?

    写几个字就能日进斗金?

    她也怕魏晚玉后悔,急忙点头答应了下来。

    魏晚玉高兴地回屋,在放碎银的匣子里取出了一块儿银馃子,那是去年过年阿爹阿娘为了给他们兄妹封压岁钱,专程找人铸的银馃子,铸成小兔子的模样,一只小兔子正好十两。

    她平时都舍不得花,可是是给昭蘅的,她很大方地拿了一块儿。

    事情这么快就办好了,不仅有钱给书琅哥哥点长明灯,还能结余好多。

    昭蘅几乎是跳着回庆园的。

    等她回到庆园,薛氏已经摆好了饭,见她回来,笑道:“你这小馋猫,肯定闻到饭香就回来了。”昭蘅喜滋滋地笑着,她从口袋里掏出那枚好看的银馃子,递给薛氏:“奶奶,钱够了。”

    薛氏看着那枚精致的银子,面上的笑容逐渐消失,脸色微微有点泛白:“这银子是从哪里来的?阿蘅,我们虽然穷,可也要穷得有志气,偷鸡摸狗的事情可做不得。”

    昭蘅急忙辩解:“不是的,是晚玉给我的,以后我帮她写功课,这是她给我的报酬。”

    “你可别骗我。”薛氏明显不信,“这块银子至少也有十两,写什么功课她能给你这么多钱?”

    “要写十年呢!”昭蘅怕她以为钱是自己偷来的,就把魏晚玉之前找她的事情一五一十全说了,“我本来只要五两的,可她最小的银馃子就是这个。”

    薛氏将信将疑:“有这种事?”

    “有的!”昭蘅解释说,“念书还是有用的,比种地赚钱多了。”

    薛氏看着手中沉甸甸的银馃子,深觉不可思议,真有人花银子请人写功课?

    昭蘅怎么都觉得她还是没有相信自己。

    她又说:“您要是不信的话,明天我带晚玉来,您亲自问她好了。”

    第二天,昭蘅真的把魏晚玉带到庆园。

    魏晚玉十分真诚地跟薛氏解释了一遍,薛氏这才放心下来,拿着银馃子去找许娘子商量点灯的事情。

    *

    这天昭蘅和魏晚玉采完豆角出来,在院子里看到行色匆匆的大房侍女正在搬运东西。她将篮子挎到臂弯里,踮起脚张望了会儿:“那不是鹤云她们吗?她们这么急着去哪里?”

    “可能要去别的地方了吧。”魏晚玉被太阳晒得眼睛微微眯起,看了一会儿,抬起袖子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水,对她说,“阿爹阿娘昨天跟我说了,我们大概要回一趟外祖家。”

    “去你外祖家做什么?”

    “不知道。”魏晚玉摇摇头。

    昭蘅也不过只是刹那的闪神,她飞快挪开目光。

    最近天亮得很早,她睡不着就会早早起来去竹林采竹露给安老先生泡茶。有一天早上她在竹林里采竹露的时候,听到老先生在吩咐随从准备车马,还说什么一定要注意隐蔽。

    书琅哥哥几天前出了趟京,至今还未回来。

    国公府的人,陆陆续续走了很多,族学中三天两头都有孩子告假。一向严苛的老先生也没有追究。

    她隐约觉得跟这事儿有关,安氏的人都要搬走了吗?

    回到庆园,她一边给魏晚玉写功课,一边跟薛氏讲路上碰到大房收拾东西的事情。

    薛氏见屋子里光线不是很明朗,点了盏灯放到她的案头,叹了口气说:“许娘子的相公是外院的管事,他说外头到处都在打仗,叛军可能很快就要攻入京城了。安氏的人现在搬走,大概是为了躲避祸乱。”

    昭蘅停下笔,转头认真地望着奶奶:“叛军攻进来会怎么样?”

    “不知道。”薛氏皱了皱眉,“全看叛军的良心,有些人会善待百姓,有的则会大肆屠杀。听说近日来京城很多有头有脸的人家都在打算搬走。”

    昭蘅倒吸了口凉气。

    “那我们呢?他们会带我们一起走吗?”

    薛氏仍是摇头说不知,片刻后又有些担忧地说:“我们和安氏无亲无故,他们肯收留咱们,就够咱们这辈子感恩戴德了,不能人心不足,要求他们带上咱们一起逃难。”

    她定定地望着昭蘅,下定决心似的,拉过她的手嘱咐,“如果,我是说如果安氏真要避难去,咱们一定要帮公子把宅子看好了。”

    昭蘅懵懵懂懂地点头。

    她觉得奶奶说得有道理,就算老先生他们走了,宅子还要人看守的呀,她应该帮书琅哥哥守好宅院;可是另外一方面,想到要跟书琅哥哥分开很久很久,她又隐约有点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