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饭txt文学 - 历史小说 - 炮灰夫妻科举养家日常在线阅读 - 炮灰夫妻科举养家日常 第115节

炮灰夫妻科举养家日常 第115节

    在他看过的书里,偶尔看过的提及古代后宫的妃子的,都是鲜少出宫,即便是她们有在宫廷里面遇到外臣的,也多?会相互自觉退避三?舍。

    有些书籍变态些的,一个?不好,搞不好乱看的人要被挖了眼睛。

    如今被姜月笑,想到刚才自己在众人眼里古怪反常的举动,不免觉得有些窘,红着耳根道,“再?笑,就没有糖葫芦吃了。”

    姜月这时候才发现裴秋生腰间还别着一支糖葫芦,这是她最爱吃的零食。可集市中心?都是大的商铺,卖糖葫芦的小摊小贩都在稍远一些的地方,裴秋生才时常给她带。

    姜月原本看见糖葫芦是有些心?动的,但?是一看见裴秋生红透了的耳根,又这样幼稚的用零嘴哄自己憋笑,又笑了起来。

    裴秋生:“……”

    裴秋生同姜月在这边欢快着,殊不知镇国公府的后院中,闻北哲正激动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你是说,镇国公在为?今日朝会上百宝阁的事情发火?闻北轩他刚刚径直去了姜家百宝阁?”

    由于裴秋生通常是一个?月才出一次府小住,闻北哲在裴秋生后面跟了好几回,又将?春梅巷那两三?家的情况里里外外打听?了个?清楚,才琢磨明白春梅巷不过是裴秋生掩人耳目的幌子,自己竟然被他的障眼法?诓骗了几个?月。

    他不免感?叹还好自己没有轻举妄动,不然估计得捅出大篓子来。

    昨日裴秋生出府去了谢丞相府上他是知道的,他知道裴秋生与谢云昭交好,也没觉得有什么。

    但?镇国公在意百宝阁和?裴秋生去了百宝阁两件事联系在一起的话,便不得不让人多?想。

    这么长时间以来他也曾旁敲侧击地跟闻渊打听?,想知道裴秋生每个?月月底都去了哪儿,结果闻渊瞒得死死的,半点风都不透。

    要不是今日闻渊火气?大,平时姜家和?百宝阁这几个?字他都没听?说过。

    “你可看见闻北轩进去?”闻北哲问?阿山道。

    阿山回禀道,“这倒是没有,他只是站在百宝阁门口,替里面的姜姑娘接了越贵妃一句话,说他曾经是姜家的养子,会算术什么的,言语之间也透露出他与姜姑娘熟识。”

    阿山是亲眼见到裴秋生从百宝阁前门乘着马车离开的,他原本也想跟上去,可不知是谁在他后肩上丢了个?石子,趁他转身的功夫裴秋生的马车就不见了。

    他后来在附近找了又找,才看到裴秋生的马车已然是往远离集市中心?、回镇国公府的路上走了。

    闻北哲有些疑惑,问?道,“养子?先前收养闻北轩的就是姜家?”

    这件事在镇国公府里并没有公开,闻北哲不是很确定。

    阿山回道,“是,我回来的路上已经去主院打听?过了,里面有几个?人当时是知情的,都说是姜家。”

    也正是去主院打听?了这一遭,才听?见了镇国公在里面发火,又在主院里来回问?了一遍,才问?到了朝会和?百宝阁几个?字。

    闻北哲越发谨慎,“先查清楚那姜家都有哪些人,搞不好同裴秋生只是恩情关系,我们再?不能中了他的障眼法?。”

    阿山也想了想自己挨过的两回板子,唯诺道,“是。”

    第124章 访客上门

    裴秋生同姜月欢谈一会儿后, 裴秋生不?便久留,坐了一会儿便请辞了。

    临走前?,随影禀告道, “阿山看见公子的马车往镇国公府赶以后, 便也直接回去了。”

    裴秋生今日出门时心里着急,又想?着来的正门, 便没管身后跟着的尾巴, 只?是?来了以后对暗处的随影眼神示意。

    随影奉命保护姜月, 对百宝阁附近的情况自然盯得严实,尤其是?看见?裴秋生来了以后, 便更加警觉。

    就是?他朝阿山背后丢了个?石头,让他没能看见?从马车跳下去了拐角处的裴秋生, 又在他身后跟了一段路确认无虞才折返回来。

    裴秋生道,“这?段时间他们可能会调查姜家, 打听我与姜家还有?姜姑娘的关系。你?不?用管那些, 只?用好生跟着姜姑娘,切莫掉以轻心。”

    “人手不?够, 就去找院子里的管事支取。”

    随影知道自己公子对姜家这?一家子都是?极为?在意的,答应道,“是?。”

    *

    姜月自从那天以后,生意便逐渐恢复。

    那天被越贵妃摘掉了“扶贫行善区”的牌子后,姜月便不?再对百宝阁的卖品进行类似的分区了, 不?论?是?不?是?贫民们碰过的, 都掺杂在一起?卖。

    长安城大多数人受着圣旨和越贵妃的影响,终于放下了对百宝阁的偏见?。

    许多原本没怎么听说?过百宝阁的人, 借着这?一连串的事情,也闻风而来, 看看能得皇上和贵妃同时嘉奖的铺子究竟是?什么样子。

    也想?看看那位百宝阁里人美心善的姜姑娘是?不?是?真有?传言中那样好看。

    不?过姜姑娘他们却很少能看到,听说?她多是?在幕后做东西,可百宝阁里里外外从装饰到卖品都是?格外好看,他们倒是?看得很清楚。

    又过了两天,清源茶楼里的说?书先生讲了两个?缠绵悱恻、感人至深的贫贱夫妻故事,一则故事背景是?盛世贵公子与世家女,另一则是?乱世里的平民百姓,无不?令人唏嘘落泪。

    这?再次在长安城的百姓和贵人圈子中掀起?了一股扶贫的风潮。

    是?啊,若不?是?没法子,没活路,怎会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因此,他们看见?长安城里离集市远一些的,依偎在一起?相互取暖的乞丐时,也比之前?顺眼了起?来。

    那些乞丐们不?知道长安城最近是?有?什么喜事,只?是?莫名地发现街上的人对他们友善了很多,愿意给他们钱和吃食的人变多了,挨饿的时候变少了。

    甚至还有?人好心的提醒他们,长安城集市上有?家姜家杂货铺,愿意招乞丐做工,给的工钱够他们吃饱的了。

    他们顿时高兴极了,这?天下居然还有?地方愿意招乞丐做工?

    有?个?叫小吕的乞丐,刚开始做乞丐时就曾经去集市上找活计干,可是?人家一看他衣服破破烂烂的,身上也有?味道,哪里还愿意雇他们干活。

    没有?哪家是?不?撵他的。

    等他乞丐做得久一些了,衣服越发破,身上味道越发难闻,靠路人施舍点银子饱一顿饥三顿的,一身瘦骨嶙峋没有?二两肉。

    后来,他连去那些摊子面前?跟摊主说?两句话的机会都没有?,指定还没开口就被人往远处赶。碰到脾气不?好的还要?当?场将他打一顿,让他半个?月都直不?起?腰来。

    这?乞丐一天天的做着,半点别的指望都没有?,挨一天是?一天,如煎似熬,活着都没什么意思了。

    一听说?姜家杂货铺招工,虽然高兴之余也没觉得一定是?真的,还是?当?场就将破碗破布绑在了身上,往集市那边去了。

    这?沿路一番打听问路,他也意外地发现居然一顿打也没挨,这?在他看来也是?件顶稀奇的事。

    没多久,他就走到了杂货铺。

    接待他的是?个?年纪不?算大的少年,见?到他半点不?意外,“你?是?来做工的?”

    小吕一听还真招工,也没撵他,激动地点点头。

    “那便跟我来吧,”那少年道,“我叫姜二,你?先随我去洗漱一下,换一身衣服,再谈别的。”

    小吕便跟着,麻利地洗了一顿久违的热水澡,又穿上了这?里给他准备的干净衣裳,虽然单薄,但比之前?的衣服已经好太多了。

    姜二又跟他说?了下这?里的规矩,譬如干什么活能得多少钱之类的,末了又鼓励道,“你?好好干,过几天便可以有?钱租衣服和棉被了。”

    小吕只?觉得跟在做梦似的,刚出发时本就没抱着太大的希望,一路问路时又跟路人确认了几遍方才觉得可能是?真的,如今真的来了,才知道这?里真有?这?样掉馅饼的好事儿。

    不?是?别人哄他耍他,是?真的。

    他激动地一阵热泪盈眶,当?场就呜咽了起?来,大高个?儿一男的压着声音哭得肩膀一耸一耸的,无声地用袖子抹着泪,抹了两下又怕衣裳弄脏了,换成用手擦。

    姜二似乎是?见?惯了,也不?催他,“你?待会儿收拾好了再过来吧。”

    像小吕这?样的乞丐很多,无论?男女老?少,姜家杂货铺这?边都收。

    力?气大些的男子,就去洗石头;没什么力?气的妇孺老?弱,就去裁布;会做饭的,就负责烧火做饭煮菜;会洗衣裳的,就负责洗这?里的衣裳。

    姜家都给工钱。

    不?过,姜家不?养闲人。

    若是?眼睛不?好的,缺胳膊少腿的,什么活都干不?了的那种,姜家不?收。

    姜家同他们说?,就算养得了一时,也养不?了一世。但会派人用推车或马车送到城南慈善堂附近去,说?是?那里有?口粥,能让他们饿不?死。

    这?样的安排无论?是?谁都不?会说?不?妥当?。

    先前?,来百宝阁买东西的多是?平时就在集市这?一块活动的百姓,亦或是?经常逛集市的世家贵女子弟。

    随着百宝阁和姜家的名声传得越来越广,从集市周边往姜家杂货铺的乞丐越来越多的同时,去往百宝阁的公子和姑娘们也络绎不?绝,每天都在上涨。

    好在百宝阁如今背后干活的人多,木匠石匠们整天忙个?不?停,小姜们各司其职,做东西也越来越顺手,产量也在蹭蹭蹭地上涨,完全能跟得上销量。

    不?过天气也越发的冷了,姜月知道,这?样多的人不?过是?一阵风,等风头过去了,街上开始下雪结冰以后,百宝阁的销量便会下降许多。

    如今手中的银子可谓滚雪球一样变多,姜月反而开始纠结,是?接着买玉石还是?多给贫民们添置些棉被。

    虽然皇帝下旨倡导其他商户效仿她收留贫民的法子,但真的愿意这?样做的商户她却没见?到。

    商人多重利,这?也不?稀奇。

    就在她纠结的时候,有?个?中年男人带着几车的东西出现在了姜家百宝阁门口。

    “劳烦,我想?见?一下百宝阁的主子。”

    姜氏和姜远发没见?过这?样的架势,当?即就将姜月喊了出来。

    姜月出来时,边见?那中年男人从寒天冻地的天气里走进来,他生得倒是?白净,鼻尖被冻得红彤彤的,却满面和善,笑道,“想?必您就是?姜月姜姑娘吧?”

    姜月看了后面几车东西,又见?他衣着看起?来价格不?便宜,想?着对方莫不?是?来与她谈生意的?虽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还是?郑重又不?失礼貌地接待他,含笑道,“正是?,不?知道您贵姓?”

    中年男人笑道,“在下免贵姓吕,单名方,姜姑娘叫我吕兄即可。大家都是?生意人,临近年关忙得很,我也就不?跟你?绕弯子,长话短说?了。”

    姜氏在一旁听着,又见?外面那些东西,满面狐疑。

    姜月恭敬道,“您请讲。”

    吕方一手搭在桌沿,慢条斯理道,“是?这?样,在下听说?姜姑娘在长安城设了个?地方收留乞丐,给他们生计。

    “如今姑娘想?必缺棉被,我是?个?开酒楼客栈的,离这?里也就一里的路,库房里积压着一些陈年的旧被子,已经不?大暖和了,既不?合适往房间里放,又没法出手,也没舍得扔掉。若姜姑娘不?嫌弃,我就送给你?了。”

    姜氏闻言松了口气。

    姜月才知道对方是?来送东西的,顿时有?些不?好意思,“无功不?受禄,我同吕兄往日并?不?相识,不?敢承此厚恩,不?若您开个?价,让我买下来吧。”

    若是?对方直接送,她过意不?去。但若是?愿意低价卖给她,她心里反而舒坦,还会觉得解了个?燃眉之急。

    吕方摆了摆手,笑道,“姜姑娘可不?是?无功不?受禄,你?是?不?知道,往年在我客栈附近,始终聚着十来个?乞丐,就盼着从我这?儿出去的客人能给他们一口吃的。

    “他们又不?是?待在我客栈门口,而是?隔着一条宽大马路,在斜对面,客栈两边一边待着一部分,就在来往客人必经之路上。我赶也不?好赶,更是?赶不?走。

    “可也正是?这?样,这?生意是?一年比一年差了。”

    姜月听完,便知道对方的意思了。

    只?听吕方又说?道,“自打上个?月末开始,突然他们就少了许多人,这?十多天更是?一个?都不?见?了。如今春闱将近,已经有?一部分考生早早住到长安城来了,等翻过春,来的人更多。

    “往年我是?不?指望客栈能住满的,今年这?势头,我终于觉得应该是?能满的了,这?多亏了姜姑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