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饭txt文学 - 历史小说 - 炮灰夫妻科举养家日常在线阅读 - 炮灰夫妻科举养家日常 第10节

炮灰夫妻科举养家日常 第10节

    由于此次采摘的棕榈叶量多,密密麻麻堆在一起十分扎眼。

    姜月感觉走在自己前边的是一颗行走的棕榈树,稍微靠近一点儿都怕扎到自己。

    她知道这重量一定不轻,主动道:“秋生,你要不分我一点吧。”

    裴秋生云淡风轻道:“不用。”

    姜月便只好在后面跟着。

    裴秋生冷不丁在前面问道:“阿月,你有觉得自己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吗?”比如脑子。

    姜月没反应过来,“啊.....啊?没.....没有啊,”是她穿书后有什么地方被他发现了吗?

    裴秋生道:“没什么,我就随便问问。”

    姜月:“......”与其说她有哪里不对劲,不如说他不对劲才是。

    书中的裴秋生虽然为人忠厚老实,但由于小时候被拐卖的经历,自小胆小怕事,是只有逼急了才会咬人的那种人。

    在铺子被砸、他们被赶出来以后,姜氏夫妇曾指着他能帮上什么忙,但他只敢帮熟悉的左邻右舍做点什么事,更远一点的便不敢去了。

    左邻右舍都不是多宽裕的人家,一开始会接济一下。但时间久了,更多的也拿不出来了,甚至有些开始紧闭大门不欢迎他了。

    裴秋生之所以后来将刘均告上官府,是因为当时姜氏夫妇在饥寒交迫时生了病,无钱医治,姜月又傻乎乎的帮不上什么忙,裴秋生才出去找活计,却挣不到钱,日子已经难以为继。

    他是一个善良的人,不可能抛弃姜氏一家。既然横竖都是死路一条,他走投无路之下才会去官府试试。

    然而这世道险恶,官官相护,他又怎么可能会成功?

    一个不识字的人,连状纸都是他人代写的,怕是被人换了他也全然不知情。

    姜月觉得穿越过来后,家中的一切都与书中没什么不同,唯独裴秋生与从前不一样。

    在她穿来的第一天,他便偏离剧情,要去码头做工。

    如今,他还自己练好了字,去书坊抄书,既敢去人来人往的集市,又敢迎战他人的进犯。同书中那个一生庸碌无为,只在死前充当了一下作者推动剧情的工具人的那个人完全不同。

    或许是她的到来扰乱了剧情?

    剧情会被拨乱反正吗?

    不行,她决不允许。

    她要快速挣钱致富,让剧情跑得越来越偏,永远都别想恢复正轨。

    一家人用晚饭时,姜月宣布道:“我明天想去集市卖,不去码头了。”

    姜氏疑惑不解:“为何?”

    姜月顿了顿,认真道:“凤凰再好,但耗时长,卖得贵了,码头的工人舍不得买,毕竟那是他们辛苦挣来的血汗钱。对他们来说,若是花一文两文买个开心道也无妨,可若是花九、十文钱,就太奢侈了。”

    “所以我觉得,在码头卖凤凰恐怕不好卖。这东西又没法久放,去集市卖更放心些。”

    姜氏了然,觉着姜月越发聪明伶俐,但仍是道:“你一个人去我有些不放心,让秋生陪你去。”

    在她眼里,姜月还只是个十三岁的小女娃,又生得俏,桃腮杏脸、唇红齿白的,可谓如花似玉。平日里他们夫妇视她为眼珠子似的护着,让她一个人去集市还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姜月不依,“这可不行,秋生抄书一日能挣一百二十文呢!”

    让秋生陪她耗在外面,岂不是跟钱过不去吗?

    姜氏思量了一番,“要不,我跟你一起去集市卖吧?”

    如此一来,在码头建立起来的客源就浪费了,贸然去集市,东西未必好卖,甚至还不一定有摊位。

    姜月还想劝一劝,姜氏却始终坚持,“挣再多的钱也没有阿月重要。”

    姜月只好作罢。

    晚饭过后,裴秋生躺在床上,想起在书坊遇见的许谦玉,便问系统道:系统,你那里有许谦玉的剧情吗?

    系统答道:【本古籍系统只有古籍,不包括宿主看的这本小说哦。】

    裴秋生:......好吧,那给我把四书都调出来,我要学习科举考试内容。

    【好的宿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还有五秒钟出现。】

    一时间,四本书哗啦啦的掉在了裴秋生用被子蒙住的头上,还有一本落在了地上。

    “啪嗒。”

    屋子隔音效果不好,隔壁果然传来了姜氏的声音,“什么动静?”

    姜远发含糊道:“我也听到了,这会儿又没了。可能是老鼠吧,我明儿做个捕鼠夹,睡吧。”

    裴秋生不敢出气,问系统:你这个功能什么时候能升级?

    【等宿主将四书五经全部烂熟于心,通过书中任意一行字都能背出后面的内容,并且还能给出释义,系统就可以升级了。】

    裴秋生:......

    裴秋生翻了翻到手的四本书,果然只有原文,没有释义:那我遇到不懂的怎么办?

    系统:【宿主可以问我啊,我都知道。】

    裴秋生:那就好,只要不用去学堂,都好说。我白天还要挣钱呢!

    系统:【宿主加油哦。】

    裴秋生离开床榻,踱步到桌前,打开一本《论语》,叹了口气:没想到我堂堂理工科大学生,竟有一天还是要背《论语》。

    没关系,为了改变命运,他可以学。

    昏黄的烛光随轻风跳跃,映出少年挑灯夜读的身影格外瘦削挺拔。直至屋顶的星光渐渐褪去,小屋的烛光才被熄灭。

    第二天,裴秋生起床后仍是精神抖擞。

    他一个人去书坊,姜月和姜氏同行去集市。

    集市上摊位几乎已经摆满了,姜月从最前面走到最后,才找到了一个位置不算太好的摊位。

    不过集市终归是集市,即使她们那个位置再不显眼,也还是能被人看到,很快便有人问了起来。

    “这个是什么?”有个少妇牵着小女孩,指着棕榈编问道。

    “是棕榈凤凰。”姜月笑盈盈道。

    “多少钱?”

    “十文钱。”

    少妇脱口而出道:“这么便宜呀!”

    那小女孩也牵着少妇的手撒娇道:“娘亲娘亲,我要两个。”

    少妇刮了刮女孩的鼻子,宠溺地笑道:“好,给你买!”

    小女孩拿到棕榈编的时候,高兴得欢欣鼓舞。

    不到半个上午,姜月的六个凤凰便卖空了,后面她用带在车上的棕榈叶现编出来的四个,也即将卖完。

    但她们的杂货卖得却不算多好,只成了几单。人们更愿意去他们平日里熟悉的摊位买。

    姜氏安慰姜月道:“慢慢会好的。”

    姜月点点头,突然眼珠子一转,亮着眼睛道:“我去一趟手工坊,就在这附近,阿娘在这儿等我。”

    姜月手上拿着最后一只棕榈凤凰,进了忘忧手工坊。

    店小二见到她一眼便认了出来,招呼道,“姜姑娘,可是有做好的泥塑来卖?”

    姜月摇摇头,“我想见掌柜的。”

    店小二这次没有拒绝,“姑娘稍等,我这就去请。”

    不一会儿,掌柜出来了,他那两撮胡须随着他的咧嘴笑一颤一颤,显得有些滑稽,“姜姑娘,别来无恙。”

    姜月拿出手上的棕榈编,问道:“李掌柜,我想问一下,我这个东西是否能在您这里卖?”

    李掌柜见到她手上的凤凰棕榈编,眼前一亮,但接过来仔细瞧了瞧,又道:“东西是好东西,只是是叶子做的,卖不了太贵的价钱。挂上我无忧手工坊的招牌,十五文钱能卖出去,不过我要提三成,给你十文,姜姑娘意下如何?”

    姜月见掌柜给自己的价钱同自己卖差不多,但终归省事一些,还是答应了下来,“成交。”

    她又道:“我还有一事想同掌柜的商量。”

    李掌柜问:“是有关泥塑木雕的事吗?”

    姜月点点头,将家中暂时无多余银两买刻刀一事和盘托出,且刻刀都买不起,更别提黏土、刷子、模具、凿子、锥子等原料和工具了,她问道:“不知道我能否用坊子里的工具做?就上次给我用的那套。”

    李掌柜有些犯难,如实道:“不瞒姑娘,我们后院屋子里的那些工具,是别人留在那的,不是我们自己的。姑娘用一次还好,若是经常用,恐怕还能那人同意才行,毕竟一套要十几二十两银子呢。”

    末了他又补了一句,“老实说,那人的脾气不算好,姑娘还是少招惹为妙。”

    姜月想起上次用他们的工具时,店小二在边上寸步不离的守着,生怕她用坏了,想是也为这个缘故。

    木雕泥塑所用的工具,都是消耗品,使用的过程中容易磨损折旧,姜月意识到自己的唐突,便道:“多谢掌柜的告知,我还是过两个月攒够了银子,再自个儿买。”

    姜月说完便转身要走。

    李掌柜却叫住她,“姜姑娘且慢,我还没说完。”

    姜月疑惑地转身,难道他又改变主意了?

    第12章 有枝可依

    李掌柜笑吟吟道:“姜姑娘若是晚两个月买,老朽便少挣了两个月的银子了。姑娘看看这样可行,我借你二两银子,不收利息,姑娘可将最紧要的工具买了,将东西做出来我这里卖。两个月后姑娘再将银子还我,你看如何?”

    姜月没想到李掌柜竟然主动提出愿意借银子给她,还不收利息,连忙答应了。

    她揣着二两银子,心满意足的准备去见姜氏,没想到路上碰到了刚好来赶集的刘均。

    “哟,这不是姜家的小姑娘吗?没死呢?”面前的人将姜月拦下。

    看来,这个人认识姜月。

    姜月却不认识他,只觉得声音有些熟悉。

    他着一身紫色锦衣,头戴镶珠金冠,手里握着一把折扇,眼神中透露着玩味的笑意,令姜月觉得一股子颓废的风流气扑面而来。他身后还跟着两个小厮,可见家境不菲。

    姜月大脑飞速运转,想认出眼前的人是何人,不敢贸然开口时,只好保持沉默,谨慎地审视着眼前的人。

    “怎么,为什么不说话?你们家银子凑得怎么样了啊?”那人接着自顾自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