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饭txt文学 - 历史小说 -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在线阅读 -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第157节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第157节

    在座的人自然都看过舆图,但是却还是第一次这样挂在天上来看,而且无比的清晰。之后,还能看到皑皑的雪山、辽阔的草原,一望无际的大漠。

    李世民看到了自己的大明宫,看到了长安的城池,也看到了自己带兵去过的河西走廊,等等地方。

    那是他的大唐!

    太极宫们的君臣们只是觉得心神激荡,而大唐民间的民众们可是没有见过自己国家的疆域图的,更是受到了无限的冲击。

    第一次看到国家的全貌。

    “原来,咱们大唐这么大啊!”有人喃喃道。

    更有以大唐为傲的热血爱国者早就热泪盈眶。

    看,那就是安西都护府,那是交趾,交趾真的好远!

    大家都跟着一行和其他观测人员的脚步去丈量自己的国土,去看看自己到达不了的那些地

    方。一时之间,好不热闹。

    这种热闹里就夹杂着更多的情感,骄傲、向往、惆怅,等等等等。或许,也只有真正的天文学家和爱好者们还在记录着这里面说的天文知识。

    【而郭守敬参与的《授时历》可以说是历史上使用时间最久的一部历法,从元朝到明朝,长达三百六十四年。】

    【修《授时历》其实是由张文谦牵头,张文谦找到了当时的郭守敬和他的同门师兄弟王恂。郭守

    敬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制造天文仪器,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他把浑仪一分为二。】

    郭守敬检查完观象台上的各种天文仪器后,皱起了眉头。王恂更精于算术,对天文仪器倒是不太懂,便问: 不能用吗?

    郭守敬摇摇头: “这些仪器都是从金国夺过来的,金国又是从宋朝手上抢来的,上面的刻度和标准都是针对开封而设,大都与开封可完全不同。

    王恂问: “那怎么办?”

    “先修修看吧。”

    郭守敬把这些旧的仪器修好,然后又校对好数值,但后来发现还是只堪堪能用,精度完全不够。他便谏言不如新造一批。

    郭守敬面见忽必烈,侃侃而谈,从上午讲到日落。忽必烈最后大手一挥: 造!

    【仪器造好了,可以开始观测读取数据了。这时候,郭守敬想到了之前唐朝僧人一行的方法,觉得也必须在全国设立观测点,这样得出来的数据才精准。】

    【他的这个建议也得到了忽必烈的批准。】

    ……

    对啊,这个法子好啊!

    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落下闳眼睛一亮,眼巴巴的看着刘彻: “陛下……”

    刘彻却还沉浸在刚刚唐朝疆域图给自己带来的冲击中,喃喃自语: “唐朝的疆域居然这么大!”

    他在心中将现在汉朝的疆域和唐朝的对比了一下,顿时悟了——少的就是匈奴的那一块!若是能把匈奴赶走,或是让匈奴归降于汉,那汉唐的疆域图就差不多了。

    汉武帝燃起熊熊野心。

    随即又想到太后刚走,这两年都是国丧,不宜动兵,顿时又泄了气。

    算了,慢慢来,不能

    急于求成。

    落下闳: “陛下!”

    汉武帝回过神来,挥挥袖子: “准奏!”他没想到的是,马上会迎来又一个暴击——

    【元朝在当时有个优势,那就是版图大!蒙古大军横扫亚欧大陆。于是,为了修历法,郭守敬、许衡、王恂等人在东西六千余里,南北长一万一千余里的广阔地带,建立了二十七所测验站点。】

    【东起朝鲜半岛,西至川滇和河西走廊,北到西伯利亚!】马蹄声在天地间响起,蒙古的铁骑如潮水一般出现在天际。

    从东方到西方,所到之处,势如破竹,最巅峰时期建立起了3500万平方公里的蒙古帝国。到了元朝时,3500万平方公里缩小到了1372万平方公里。

    东起日本海,南抵南海,西至天山,北包贝加尔湖,若是延伸到北冰洋,那能有两千多万平方公里。

    郭守敬等人就在其上开始分设观测点。

    十四位监侯官从大都出发,向各方向疾驰而去。他们有的目的地是朝鲜半岛,有的要去西伯利亚,有的要去南海,有的要去河西走廊。

    路小柒在现在的世界地图上将后人考察出的这二十七个测验点。

    这里面,最北边的已经归属为了俄罗斯和蒙古,而最南边的到了西沙群岛。比唐朝时候一行的测量范围还要更加的大。

    郭守敬跋涉数千里,亲自去了南海那一线的测量点,参与了这一重要的过程。

    【这次的侧验,无论是从地域还是精度,再到参与人数都是空前的,史称“四海测验”!西方要进行这样大规模的测量要到六百多年后了。】

    【有了这些精准的数据,郭守敬、许衡、王恂等天文学家终于写成了《授时历》。】

    元朝虽然持续时间短,但他的疆域图实在是惊人。

    秦始皇、汉武帝和唐太宗都不由自主的轻轻倒吸了口凉气。这广阔的地图!

    好想要!

    嬴政看了看自己身后悬挂着的世界地图,又回忆了一下刚刚蒙古帝国的疆域图,瞳孔忍不住紧缩了一下。

    元朝的铁骑居然这么厉害?

    看来,除了重甲兵之外,还是得骑兵才行。赢政在心中细细的考虑起之后军事上的一些部署。

    扶苏原本有些担心自己的父皇看了这后世的疆域图之后会心生急切,但看到他现在冷静的状态,不由自主的松了一口气。

    也是,父皇肯定能想到的,自己又何需担忧?

    而刘彻遭遇了暴击,暂时不太想说话。李世民只有一个念头: “居然输了……”

    唯有连燕云十六州都还没收回来的赵匡胤: ……这让他说什么才好呢?!元朝。

    郭守敬想到自己修《授时历》时的那些场景,眼里浮现笑意。那时候许衡、王恂都还在。

    先帝还是忽必烈,对天文等学科还算是开明,对汉人的臣子也算是重任。

    现在,哎!

    他长长的叹了口气,眯起眼看向仙画。这么大的疆域图,或许很快就要不复存在了。

    【《授时历》当中的数据非常的精准,比如算出一年的总长为365.2425日,和现代科学家算得出

    来的结论仅差25.92秒。】

    【这也是历法史上的第四次改革。】

    【华夏的历史上总共产生了超过102部历法,这些历法都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做出过贡献。但是在辛亥革命后,建立民国的总统孙先生出于改朝换代必须要改朔易服,以及要向西方文明学习的想法,发明了《改历改元通电》的规定。】

    民国,上海。

    一大早,身穿长袍的男人和一些身穿西装或者是旗袍的女性,正匆匆的登上电车。

    黄包车在街道上穿梭。

    报童们领了今天的报纸,开始在大街上叫卖。

    “号外!号外!孙总统发布《改历改元通电》规定,从今日起改用公历!废除黄历!”

    “号外!”

    原本行色匆匆的人们顿时停了下来,纷纷道: “给我一份。”

    “我也要一份。”

    这件事情顿时成了茶色酒楼和各大社交场合的谈资。

    “将黄帝纪元4609年11月13日定为民国元年元旦,这……岂不是连祖宗都不认了?”就是咯,搞得很麻烦,还要换成新历。

    也有人不在乎: “很正常的嘛,改朝换代总要换历法的,现在改成西历,倒是方便一些,省得

    和外国人打交道我们还要费老鼻子劲换来换去。

    “我也觉得没什么,反正农历也还是正常用,并行嘛,倒也还好。”众人笑谈间,古历法的时代也宣告落幕。

    这一次,不仅是郭守敬,所有朝代的民众都感受到了那一份惆怅。悄声议论着。

    后世之人不再用咱们的历法了?那用什么?

    应该是用那欧洲西方人的历法吧。这不是奉他们为正朔了?!这怎么行!所有的天文学家们都眉头紧锁。

    所有的帝王们都面无表情。

    第104章 上可九天揽月(十)

    古人们没想到在千年后,华夏的人们居然不再用阴历,而改用了西方的公历。但是这事儿好像也没法说,毕竟听上去好像公历的确是更准一点。但或多或少,心里还是有着不适感。尤其是帝王们联想到自己给那些藩属国颁发历法的情景,不适感就更加强烈了。

    不就是太阳历吗?刘彻抬起头,问落下闳: 落下闳,若是新修历法,可不可以用太阳历?

    落下闳快速的想了一下,基础的数据有了,方法也有了,天体是怎么运行的也有了,剩下的就是观测和计算了,并不难。

    他立刻点头: 自然可以。

    二十四节气本来就是太阳历。

    刘彻一指天幕: “那就出一版太阳历,再出一版阴历,看看到底哪个最准。免得到了千年后,连祖宗的历法都保不住!

    也不知道后世那个朝代的皇帝们都是怎么当的!落下闳急忙应是。

    而接到类似诏令和指示的天文学家,绝不止他一个。

    没有朝廷后援,仅凭自己就制定出《大明历》的祖冲之也抚了抚须: “正好现在闲着,那就再制一版太阳历吧。

    也有人,在之后留意起了仙画上小童们叫卖的报纸。唐朝的魏征、宋朝的苏轼等,都眸色微闪,这看上去倒是个不错的东西!

    【咱们新中国成立后,因为要考虑到民众这些年的习惯,以及和世界接轨,也采用的是公历纪元,但不废除农历,两历并行。】

    【up主个人对公历没有什么意见,因为的确可以更好的指导农业生产。唯一的不满就是,公历的开端居然是所谓的耶稣的诞生年!】

    【但这也没办法,谁让人家就是教皇下令修的历呢,那当然按照他的神来。】

    【可能有人要问,这么说的话是因为太阳历更加准吗?太阳历就挑不出什么缺陷了吗?】

    【可以这么回答,太阳历的优点在于它可以更好的指导农业生产,因为农业活动肯定是要根据太阳周期来的嘛。咱们的二十四节气本质上就是太阳历。】

    一群小朋友在课堂上摇头晃脑的跟着老师唱二十四节气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