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饭txt文学 - 科幻小说 - 历史遗忘的角落在线阅读 - 第三章 功盖诸葛第一人

第三章 功盖诸葛第一人

    第三章功盖诸葛第一人

    第一节神秘相面人

    348年,一个挑着两箩筐簸箕、衣衫褴褛的小贩,出现在后赵国都邺城的街头。此人二十出头,却蓬头垢面、面如菜色,浑身发出一股股腌制过度的咸鸭蛋般的怪味儿,那酸爽劲儿……逛街的达官贵人们唯恐避之不及。

    当这个青年走到市中心街道时,迎面走来了一个头戴平巾帻、着右衽袍的官员模样的中年男子。二人即将擦肩而过时,中年男子侧目看了小贩一眼,连忙一把拉住。

    中年男子:公从哪里来?

    青年:公?你称我公?我就是个卖簸箕的。

    中年男子摇摇头:公目前虽一副落魄相,但铁面剑眉、目若朗星。且上等的看相不是看五官而是看神韵,公风姿绝代,绝非池中之物。走,跟我回府,做我的助理(功曹)吧。

    青年:敢问您是?

    中年男子:我是当朝侍中徐统。

    青年闻言连忙放下担子,由于放的太急,箩筐中的一摞簸箕被颠了出来,露出了几本经史子集……

    青年向徐统拱拱手:承蒙您的抬举,看装束您应该是个汉人,我可以大胆的说。当今朝堂上坐着那位(石虎),实在不是圣明之主。告辞。

    徐统望着远去的青年的背影,不断摇头:可惜,可惜……

    次年,徐统又游历在长安的街头,迎面走过来一个十岁左右的男童。徐统仔细端详一番,立即满眼放光。

    徐统走上去拉住小男孩,半蹲下身子问:此处是皇帝巡行的街道,你们在此玩耍,不怕秘密监察官(司隶校尉)把你们抓起来吗?

    小男孩双眉一挑:司隶校尉只抓有罪的人,捆玩耍的小孩干嘛。

    徐统不禁叹道:你,骨相不恒,后当大贵,有帝王之相。

    小男孩则如成年人般一本正经的回答:若真的有那一天,我终生不忘你的恩德。

    这是徐统一年内给人相的第二次面。徐统回到后赵后,当年又给人相了一次面,这次,把自己的命交还给了老天。

    349年,后赵皇帝石虎的刘皇后假传诏令,任命张豺为辅政大臣。徐统相过张豺的面相,叹道:祸乱将至,我不必参与。随即服毒自杀。张豺后来也果然死于石家的内乱,并被夷灭三族。

    除非你意识到你的潜意识,否则潜意识将主导你的人生,而你将其称之为,命运---卡尔.荣格。

    徐统在洛阳碰到的那个青年,叫王猛。在长安碰到的那个小孩,叫苻坚。他们的命运,会如徐统所言吗?

    第二节奇遇

    王猛,字景略,325年出生于青州北海郡剧县,即现在的山东省寿光市。

    那时的寿光,还不是大棚蔬菜之乡,人民缺衣少食,生活困苦。323年,王猛出生前二年,家乡青州已被羯族人石虎攻破。前文已叙,石虎攻破青州后,将曹嶷的降卒三万人除留下七百余人外,全部活埋。王猛出生后,羯赵政权内乱不止,年幼的王猛随家人颠沛流离,以贩卖畚箕为业。

    步步常由逆境行,极知造物欲其成。

    王猛先是辗转来到魏郡(在今河南北部与河北南部)谋生,后又到西北。自此,关中的百姓在集市上,经常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面前摆着各种畚箕,手里却拿着经史子集,手不释卷,如饥似渴。

    这个少年,就是王猛。他颠沛流离中仍胸怀大志,在贩卖畚箕之余刻苦学习,吸收各门知识,悟性超强,自学成才,造就了深沉刚毅的性格。

    昔有诸葛亮躬耕于南阳,王猛后也隐居于华山,静观风云变幻,伺机而动。

    终于,王猛等到了一个大英雄。

    王猛等到的第一个英雄,不是他的人生伯乐苻坚,而是东晋枭雄桓温。

    前文已叙,354年,桓温率晋军北伐,击败关中的氐族人苻健,驻军灞上(西安市东),关中父老纷纷携酒牵羊,前往晋军大营劳军。

    北伐英雄来了!时年29岁的王猛听到这个消息,也赶往桓温大营,想亲眼目睹一下桓大帅的卓越风姿。

    现在的青年求职面试,怎么着也得穿件西装打个领带,把皮鞋擦个贼亮,好给面试的考官个好印象。王猛呢?就穿着一身麻做的大裤衩小背心。

    桓温大营里黑压压坐着一片名士,穿大裤衩、套小背心、蹬着草编人字拖的王猛非常显眼。由于长期隐居华山,卫生条件不行,王猛身上有虱子,他不时伸手在身上抓虱子,然后放在嘴里,咯嘣一声,为民除害。

    众人看的眼都直了。

    桓温自然不是一般人,没有把这个不讲卫生的给轰出去,反而觉得面前这个青年不同凡响,虽然邋里邋遢,眉宇间却隐含着一股勃发的英气。

    桓温把王猛请到面前,问王猛对时局的看法。王猛一边抓着虱子、搓着汗泥,一边对答,造就了无数枚伸腿瞪眼丸的同时,也回答完了桓温的提问。

    这不就是再世的诸葛孔明?!桓温暗暗称奇。

    第一次北伐撤军前,桓温找到王猛,赐予华车良马,封他为都护,邀请他一起回南方,共图大业。

    王猛,却没答应。

    至于王猛为何不追随桓温,历史上众说纷纭,最普遍的说法是:王猛看出桓温北伐不是为国家考虑,而是为提高个人威望图谋篡位,追随桓温则等于助其篡晋,势必玷污清名。

    显然,这是个挺操蛋的逻辑。首先,桓温第一次北伐撤军,是因秦军把当地的麦子不管熟的生的全割光了,搞坚壁清野,导致北伐军军粮不足所致,而不是什么故意不拿下长安。其次,王猛真对西晋有这么深的感情的话,他后来也就不会投靠氐族人建立的前秦了。

    那么,为何王猛不追随桓温回东晋做官?原因很直接,也很无奈。

    应该是因为王猛的出身。

    东晋,官员任用看重出身,士族大家垄断高层政治。王猛虽然也姓王,但既不是琅玡王氏,也不是太原王氏,而是琅玡(临沂)隔壁的潍坊寿光的老王。你个寒族人士,即使有经天纬地之才,也进入不了帝国最高决策层。王猛应该很清楚这一点,他,在东晋看不到未来。

    王猛虽然没跟桓温回南方,但这次与桓温的“扪虱而谈”,却在圈内引起了小小的轰动。当地氐族政权前秦的侍中、左大将军吕婆楼(后凉太祖吕光之父),将王猛从华山请出,纳入府中作为幕僚。那么,一个幕僚,是如何与当世雄主苻坚发生联系,跟后世左宗棠一样完成了自幕僚到大官僚的华丽转身的呢?

    再来看苻坚。

    苻坚,前秦开国君主苻洪之孙。苻氏,氐族人,其祖先世代为西戎酋长,在后赵石虎进攻关中时,苻洪率领部族归服,与石虎交好,并被迁徙到邺城。后又投靠东晋,被任为征北大将军,后自称秦王。

    苻洪死后,其长子苻健于351年入据老家关中,352年称帝,建都长安。苻健的弟弟苻雄,因辅佐苻健创业有功,被封为东海王。苻雄死后,其子苻坚袭爵。

    苻坚,字永固,又字文玉,小名坚头。其少年时代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早熟。

    史称,苻坚自幼就有贵相,传说出生时背后有谶文:“草付臣又土王咸阳”。

    “草付”是“苻”;“臣又土”是繁体的“坚”,意即这个苻家的子孙,将来就要在关中咸阳称王。家人就为他取名苻坚。当然,这种至尊的神话故事,我们也就看看罢了,真伪难辨,也没必要去辨。

    苻坚自幼聪慧却是事实,言谈举止犹如成年人,倍受祖父老秦王苻洪的宠爱。

    8岁时,苻坚突然向祖父苻洪提出一个请求,要求为他请个家庭教师,教他文化。苻洪十分惊异:氐族人从来只知喝酒吃肉打扑克,如今你想求学?好!

    次日,苻洪就请来了家庭教师。小苻坚学习非常刻苦,潜心研读经史子集,立下了经世济民、一统天下的大志,又结交了众多当世豪杰,一时誉满朝野。

    353年,苻洪接班人秦王苻健病死,苻健儿子苻生继承帝位。

    苻生一生征战,缺乏文化滋养,是个典型的禽兽型暴君,视杀人如儿戏。此君还有一个创意,每次接见大臣时,跟打猎一样,让身边的侍卫箭上弦、刀出鞘,铁夹子、钢锯等刑具摆放跟前,随时处于犯罪预备状态。

    看哪位大臣不顺眼,上刑;若大臣劝谏,定为诽谤,处决;若有人说句奉承话?定为献媚,砍头。摊上这么个反正横竖就是要你命的领导,朝中人人自危,为了保命,都希望苻坚取而代之。

    苻坚犹豫不决,前去询问时任尚书的吕婆楼。吕婆楼苦笑着摇了摇头:别看我位居高位,但随时可能会命丧主上刀下,不足以办成大事。我的私宅里有一位高人,谋略世间少见,此人定能助殿下成就大业。

    王猛就此被请到苻坚面前,两个被徐统先后相过面的人,就这样戏剧性的相遇了。

    二人一见如故,谈论到国家当前的大事,十分投机。对于苻生,王猛的意见是:非圣主,可借机除之。民心所向,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干就完了。

    公元357年的某个夜晚,月黑风高。杀人杀腻了的苻生,对一位侍女随口说:苻法和苻坚兄弟也不可信赖,明天就把他们除掉。

    苻生说出此番话,是随口而言,还是真动了杀机,已无从考证。但事实是,该侍女在苻生熟睡后,秘密报告了苻坚。

    人不到没有退路时,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强大。之前,王猛虽然给苻坚打过精神鸡血,可苻坚犹豫下不了决心。这下,没有退路的他,立即连夜召集亲兵,分两路杀进了皇宫。

    苻生还在酣睡,这下被赤条条的从被窝里揪出来,拖到另外一个房间处决。苻生之死,也诠释了一个非常令人玩味儿的道理:大事没有做成之前,不要告诉任何人。否则,轻则丢脸,重则丢命。

    冒险赌对了的苻坚,在朝臣的一致拥戴下登位,号大秦天王,改年号永兴。苻坚继位后的第一件事儿,就是下诏全国境内,若遇到徐统的后人,一定要予以厚待。

    位子是顺利坐上了,可他面对的,却是一个超级烂摊子。一是因为苻生的无德,各项法律制度不健全,前秦社会处于无序状态。二是关中本来就是各民族杂居的地区,民族仇杀此起彼伏。三是战乱引发自然灾害,水旱灾害横行。八百里秦川的老百姓苦不堪言。

    面对这样一个烂摊子,如何收拾?没问题,找王猛。

    王猛对症下药,一步步使前秦由乱到强。其拨乱反正的执政措施,可为后世所有封建王朝所借鉴。下面,我们来看看王猛的治世药方:

    1、第一剂药:整顿吏治、平息内乱、惩处不法豪强

    首先着手整顿吏治。先从调整中央机构入手,果断地处斩了苻生手下的众多佞臣,提拔重用了一批汉族士人参与朝政。

    彼时,关中社会秩序混乱,长安的西北门户始平县豪强横行,百姓苦不堪言。苻坚任命王猛为始平县令,前往治理。

    王猛雷厉风行,一上任,就把一个作恶多端的奸吏处死。始平县虽小,官场却盘根错节,奸吏的狐朋狗党们联名诬告王猛,并勾结上级官员将王猛逮捕,押送到长安狱中。

    苻坚内心狐疑,亲自到长安监狱中提审王猛:做官处理政务,首先应该把仁义道德放在首要位置,你怎能一上任就杀人?

    王猛很淡定:治理安定的国家要用礼,治乱世要用法。现在关中社会秩序大乱,有千千万万个作恶多端的人可杀,现在才杀掉一个奸吏,如果你认为我不能消灭奸吏以安社会,我甘愿受罚,但说我太残暴,我实在难以接受。

    此子真乃管仲、子产也!苻坚听后,立即向在场的文武大臣宣布,当场赦免王猛。之后,更对王猛信任有加,侍中、中书令兼京兆尹,王猛接连得到提拔,很快位极人臣。

    从这件事上可看出,苻坚虽然是氐族人,却深受汉儒家文化影响。而汉人王猛,其文化背景及价值取向是什么?

    富国强兵、依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没错,就是中国古代诸子百家、九流之一的法家。代表人物上溯于春秋时的管仲、子产,兴起于战国时的李悝、商鞅、吴起,总结提高于战国末期的韩非子。

    苻坚、王猛二人,思想观念虽有差异,但君臣互相信任、欣赏,后来能成就大业也就不奇怪了。然而,苻坚受儒家文化熏陶过深,最终仁者有敌,落得个身首异处,这点后叙。

    王猛以一介汉族寒士,接连得到苻坚的提拔,氐族中的一些元老贵族心里开始不平衡了。最先按捺不住的,是姑臧侯樊世。

    樊世,是随苻坚入定关中的氐族贵族元老,功劳大、资格老,政坛新星王猛的崛起令他心里很是不爽。

    樊世人虽勇猛,城府却有限,他打击王猛的方法,是最缺技术含量的方式--当众发泄情绪,侮辱诽谤。

    樊世找了个机会,在众大臣面前大骂王猛:大秦的天下,是我们与先帝共同辛苦耕耘打下来的,你个破卖畚箕的,无汗马之劳,凭什么坐享其成?

    面对挑衅,法家弟子向来是直来直去、不绕弯子的,王猛冷笑着回击樊世:让你去耕种还算便宜了你,你,更应当当个屠夫、厨子什么的,才算人尽其才。

    樊世暴起而叫嚣:姓王的咱走着瞧,若不把你的脑袋砍下来挂在长安城门上,我樊世就不活在世上。

    苻坚得知后,已起了肃整之心:若放任樊世之流跋扈不杀,怎能整肃朝纲。

    儒家的苻坚,有了法家思维,王猛对其影响不可谓不深。

    心里有疙瘩,随时会再次爆发。某次朝会,樊世又和王猛当场争吵起来。樊世打仗可以,但打嘴仗显然不是王猛对手,逐渐理屈词穷,恼羞成怒,情绪管理器失灵,举着拳头冲向王猛,被左右拉住。

    见樊世狂妄至此,苻坚大怒,下令将其拉出去斩首。

    樊世被杀,在氐族贵族豪强中引起震动,纷纷到苻坚面前告王猛的状。苻坚坚持认定治理乱世需王猛这样的人才,不但大骂诸豪强,还赏了他们一顿鞭子,这场风波才暂告一段落。

    发脾气是本能,压下去是本事。樊世之死,还印证了三个道理:一是不能轻易发毒誓,特别是不能以“若不……,某就不活”的句式造句;

    二是打天下靠混不吝的武夫,治理天下得靠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天下打下来了,随同开国皇帝暴力夺取天下的三无武夫们(除去有当官的理想)大多横死,历史学家们归咎原因,都把帐算在皇帝为其接班人扫清道路身上,却往往忽略了皇帝维持社会秩序的苦衷。

    譬如,刘邦带领一帮穷哥们打下江山,朝会时,一帮大老粗酒后上朝,胡乱发言,毫无程序、礼仪可言,有的甚至拔剑砍厅内的柱子,以表达跟皇帝哥们不分彼此的朴素的思想感情。

    刘邦闹革命时,同盟者好歹还有一些原六国的贵族,朱元璋同志可就更苦了。他的手下绝大部分是乡中吊丝,可谓彻底的四无新人,就是胡惟庸、李善长这样的谋士,充其量也不过是些类似算命术士之流的文化吊丝。革命胜利后,这帮人还超有理想,即享受革命果实--做大官。这也就难怪刘、朱二帝清洗这个、清洗那个的了。

    三是,革命胜利后的武夫们要想身不横死,必须:1、本身就属文武全器型人材,情商智商样样不缺;

    2、低调行事,不乱攀比。譬如,革命胜利后,封你当元帅,你要求去当军事学院院长,哪个领导不喜欢你这种低调?

    3、大愚若智。即便你内心极细,也要装成个粗人,让人对你不设防。跑少林寺上当几年和尚,装点粗卖点萌,这样的不但没政敌,特殊时期连红小兵都懒得去冲击你。

    这才是真正的厚黑高手。

    苻坚压制了氐族贵族反对王猛的声音,但某些皇亲国戚却仍横行不法,强德,就是其中一个不知死活的。

    强德,皇太后(苻健皇后)的弟弟。苻健是苻坚的大爷,你强德最多算个叔伯的老娘舅,不能充大爷。实际情况却是,此子极其嚣张,恣意妄为,酗酒行凶,欺男霸女。王猛对其的所作所为早有耳闻。

    某日,王猛正好碰到苻坚的这个舅舅-

    oti

    -law在大街上胡闹,当即决定逮捕他。待到苻坚因太后之故派人持赦书飞马赶到时,强德早已领了盒饭,而且,是被斩首示众,暴尸街头(“陈尸于市“)。随后,王猛又和御史中丞邓羌通力合作,接连诛杀了20多个扰民乱政、横行不法的贵戚豪强。

    法家思想指导下的乱世用重典的效果逐渐显现,大秦京城内外百官震肃,豪强贵戚均开始老实守法,社会风气大为好转,关中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局面,百姓拍手相庆。

    现在,我才知道法治的好处!苻坚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2、第二剂药:惩罚教育相结合,走科教兴国之路。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随着吏治的整顿,大秦横行不法、贪污贿赂等腐败现象日趋消除,社会风气、社会治安大为好转,苻坚又开始了礼治建设。也就是,设立学校办教育,提高广大民众的文化素质,并培养治国人才。

    苻坚自幼饱读儒家经典,深受汉文化的影响。王猛针对氐族人普遍迷信武力、轻视文化、知识的落后的现状,积极劝谏苻坚恢复了太学。前秦在地方创办了各级学校,招聘满腹经纶的儒家学者执教,并进行强制性义务教育--强制官员的子孙入学读书。

    更难能可贵的是,身为皇帝的苻坚,每月亲自到太学一次,亲自考问诸生经义,品评优劣,勉励学生们刻苦学习,并挑选品学兼优的学生到各级权力机构任职。

    针对已不能回夜大回炉充电的高官们,苻坚规定:俸禄百石以上的官吏,必须“学通一经,才成一艺”。即,令高官们自学成材,如果不能通一经一艺,一律罢官为民。

    脱产学习不行,学习强国app每天总得达标吧?

    由于大力倡导科教兴国战略,并将其与官吏的选拔相结合,前秦很快就出现了劝业竞学、养廉知耻的风气。这最终会产生两个积极的效果:第一个效果是,培养了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官员,提高了统治阶层的文化素质。第二个效果更重要。

    爱好一致,兴趣一致,譬如看点经史子集的小故事,接受的教育一致,譬如单语教学,再加上在统一指导思想下朝夕相处的工作,结果就是,价值观也会趋于一致。这,对少数民族和汉族混居的关中非常重要。最终结果也是,苻坚的学习强国计划逐渐消除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隔阂,促进了关中地区汉族与少数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打牢了社会稳定的根基。

    3、第三剂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关注民生。

    生产力,才是放在民生大锅里的那根大棒骨,其他都是葱花、土豆、白菜。苻坚即位时,由于战乱不息,天灾连年,前秦的经济形势极其困难,国库空竭,民生凋敝。发展生产力,保障民生,才是第一位的。

    为迅速扭转百废待兴的萧条局面,苻坚决定: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关注民生,休养生息,大力发展生产。

    358年,关中大旱,为同老百姓一起度过难关,苻坚连下几个红头文件:

    中央一号文件,涉及三农问题:

    农业为本,兴修水利,鼓励垦荒,劝课农桑。苻坚下令征调关中豪富童仆三万余人提供义务劳动,开发迳水上游,凿山起堤,开挖沟渠,开发盐碱地,增加耕地面积。

    苻坚还亲自下田耕作,其皇后苟氏也到近郊养蚕,以身作则,劝勉百姓积极从事农业生产。

    苻坚又多次派遣大臣到各地巡查,抚恤孤寡老人,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奖励积极种田的农民。

    前秦遭遇旱灾时,苻坚为减轻农民负担,下令减免部分租税,并命令官府节约开支,适当降低官员官俸,并规定非当务之急之事不要征派徭役。

    二号文件,涉及整顿吏治问题:

    一,减少宫中膳食,不是每天都得吃三顿;

    二,撤销宫中日常的娱乐活动,包括并不限于歌舞。当然,夫妻之间的日常交流互动除外;

    三,后宫皇妃以下的宫女,一律改穿布衣,不准再穿绫罗绸缎;

    四,文武百官禁止铺张浪费,与民共休戚,违者,一律按照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处罚;

    五,这招儿最狠。成立大秦“公务员降薪工作领导小组”,文武百官相应地减少福利待遇。

    三号文件,涉及自然资源问题:

    大力开发矿产、林木资源,该退耕还林时退耕还林,该退林还耕时退林还耕,同时解除限制河流湖泊渔业的禁令,国家不再处处与民争利,资源由国家和百姓共同分享。

    四号文件,涉及出行交通等问题:

    从长安到各州都,都修了通道驿亭,游人和商贩沿途休息、补充给养都十分方便。

    河北人麻思请假回故里葬母,心急如焚,又担心路途遥远,给养不足以支撑到家,去找王猛。王猛微微一笑:你可以马上收拾行李上路,今晚我即令人通知沿途郡县。

    待到麻思刚出潼关,就发现沿途官府均已接到通知,并照章验看其路照(行路护照),安排食宿,一路畅通,顺利到家赶上了给亡母磕头。

    政府机构运行效率如此之高!麻思不禁连连惊叹:兵强国富,垂及升平,(王)猛之力也!

    在王猛的辅佐下,在苻坚的三剂猛药下,前秦经济迅速恢复,几年后便出现了沃野千里、牛马遍野、家给人足、安定清平、民和俗静的新气象。

    仓廪实而知礼节,只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老百姓就会衷心拥护,并不吝赞美。发达的物质文明促进了前秦的正向精神文明,有一首秦腔民谣最具代表性:长安大街,杨槐葱茏;下驰华车,上栖鸾凤;英才云集,诲我百姓。

    在大秦天王苻坚的领导下,在王猛的鼎力辅佐下,前秦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迅速膨胀。自家日子好过了,北方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不是也得组建一下了?苻坚动了统一北方的念头。

    此时,北中国群雄并立,除前秦外,还有强盛一时的慕容鲜卑的前燕,另外还有前凉,及拓拔鲜卑的代国。而苻坚一系列的有力作为,令天不将降大任于他,都不行了。

    第三节荡平西陲

    公元四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前期,前秦四面受敌:

    北面。有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的鲜卑拓跋氏代政权,以及其他部族的军事集团。

    西面。是盘踞今甘肃地区的汉人张氏前凉政权、氐族杨氏仇池政权,以及分布于今甘肃、青海间的吐谷浑军事集团。

    东面。是立都邺城的前燕鲜卑慕容氏政权。

    南面。当然是以建康(今南京)为都的东晋司马氏政权。

    苻坚与王猛,二人都没有苟安关中或偏霸一隅的想法,王猛的愿望是统一北方,为将来统一全国打好基础;苻坚则更雄心勃勃,志在混一六合,以济苍生。

    君臣二人经过反复磋商,权衡利弊,最终制定的战略方针是:先稳定西北,使无后顾之忧;再争锋东南,以图大业。

    通过政治、军事手段,到366年5月,前秦将匈奴刘氏部、乌桓独孤部、鲜卑没奕干部和拓跋部的代国,先后纳入帝国的版图。

    同年7月,王猛亲自率军进攻东晋荆州北境诸郡,初战告捷,战果是,掠取了一万余户人口,这个直接添丁,比颁布三胎政策效果来的更快。

    367年2月,王猛讨平羌族叛乱头目敛歧。

    367年4月,王猛大破前凉国主张天锡军,斩首一万七千余级。继而兵不血刃,智擒原张氏部将李俨,夺占重镇袍罕(今甘肃临夏东北)。

    外敌易攻,家贼难防。正在外战捷报频传之时,前秦发生了内乱。

    367年10月,晋公苻柳据军事要冲蒲坂(今山西永济西蒲州),起兵反叛。赵公苻双、魏公苻瘦、燕公苻武,也同时各据要冲起兵响应。前秦帝国在继桓温北伐后,遭受了第二次生存危机。这四公,加上2年前已被平定的淮南公苻幼之乱,并称“五公之乱”,堪称西汉“七国之乱”的缩水版。

    前秦形势一片大好,这些苻家人为何要造苻坚的反?这得从苻坚上台的过程说起。

    355年,前秦帝国的开国之君苻健病逝,“独眼太子”苻生继承皇位。生理有残疾的君王,往往心理失衡—我是你的老大,你却比我健全,不行!

    于是,这位老兄在位的两年间,大肆屠戳,弄得群臣人人自危。357年,苻健弟苻雄的儿子东海王苻坚(论起来是苻生的堂弟),在王猛等人的支持下发动政变,杀苻生自立。

    这样,前秦的帝位就由苻健系转入苻雄系。虽然苻坚诛杀苻生是顺应民意、为民除害、大快人心之事儿,但是,原先苻健系的王公们,也就是苻生的弟弟们却异常不乐意,主要不痛快点有两个。

    一是皇位继承从直系转为了旁系,搁谁心里能痛快?

    第二个不痛快点,则比较有意思,问题出在苻坚的职称改革上。苻坚改皇帝称号为“天王”,令苻健系的王公们大为光火,为何?

    你改皇帝称号为“天王”,俺们原先这些个前秦的王爷们也只好跟着改,改成啥?只能改“王”的下一级成“公”!职称降级,在只能上不能下的官场,搁谁心里能痛快?!

    其实,74军军长和整编74师师长是一回事儿,称呼上的差别而已嘛,张灵甫都能想的开,这些个皇亲国戚却想不开,着实令人无语。

    王猛看到了症结之所在,力劝苻坚除掉这些个王位上的疥癣。苻坚却迟迟下不了决心,登基之后数年未采取任何削藩措施。他不动手,苻健系的王公们却没有闲着,他们,只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365年夏,原先臣服于前秦的南匈奴右贤王曹毂、左贤王刘卫辰(割据朔方)叛秦。这个刘卫辰声名不显,他的儿子日后却声震寰宇,他叫赫连勃勃,后叙。当年8月,苻坚亲征曹毂,派前秦第一猛将、建节将军邓羌讨伐刘卫辰。叛乱顺利平定,苻坚擒获曹毂,邓羌也擒获了赫连勃勃的老爸刘卫辰。

    平定匈奴叛乱后,苻坚没及时回长安,暂时留在朔方,巡抚诸胡,安定人心。苻生之弟淮南公苻幼,认为苻坚远在朔方,长安空虚,机会已到,于是,秘密联系亲弟弟晋公苻柳、堂兄弟赵公苻双(苻坚的亲兄弟,不知怎么想的)起兵反叛。

    没想到,苻幼不仅志向大,还是个急脾气,苻柳、苻双还没来得及响应,苻幼自己就兴冲冲从杏城起兵,奔袭长安了。结果,留守长安的卫大将军李威一迎击,就擒斩了苻幼,“五公之乱”中的“一公先乱”,被轻松平定。

    尽管在第一次叛乱中,苻柳、苻双没有及时响应,可这种阴谋怎能瞒过苻坚的眼睛。然而,毕竟都是至亲血肉,苻坚隐而不问,将绥靖政策执行到底。

    苻坚的宅心仁厚,并未令苻柳、苻双感觉心安。二人感觉,帝王对谋叛者们的屠刀,不存在用不用的问题,只存在何时用的问题,怎么才能彻底躲过屠刀?造反直至成功!

    二人又串联上苻生的两个亲弟弟,魏公苻廋和燕公苻武,共谋再叛。

    367年10月,晋公苻柳据蒲阪、赵公苻双据上邽、魏公苻廋据陕城,燕公苻武据安定,同时造反,声势浩大。

    苻坚有些慌,为何?因为这四地位置极其特殊,恰好对长安形成包围势态。

    先以亲情感化吧。苻坚遣使上门,宣谕之曰:吾待卿等,恩亦至矣,何苦而反!今止不征,卿宜罢兵,各安其位,一切如故。

    这是糊弄谁呢?!四公一阵乱棍,将使者打的连滚带爬,鼻青脸肿的跑回长安。绥靖妥协失败,只能一战了。

    苻坚与王猛经过两个月的紧张筹备,368年正月,正式出兵平叛,战略部署为:

    1.辅国将军王猛、建节将军邓羌进攻蒲阪,对付苻柳。

    2.前将军杨安、广武将军张蚝进攻陕城,对此苻廋。

    3.后将军杨成世进攻上邽,对付苻双。

    4.左将军毛嵩进攻安定,对付苻武。

    具体战术是:对西线的苻双、苻武采取攻势,对东线的苻柳、苻廋采取守势。

    我们先来看看这几员战将在前秦的地位。

    1.辅国将军王猛。不用说,前秦的二号人物,如果苻坚是刘备,那么王猛就是诸葛亮。

    2.建节将军邓羌。被北魏史学家崔鸿称为“万人敌”,堪称前秦的关羽。

    3.广武将军张蚝。与邓羌齐名,被崔鸿并称为“万人敌”。身强力壮又兼具矫捷,能够拽着牛倒退行走,城墙不论高低,都可翻越而过。堪称前秦的张飞。

    4.前将军杨安。前仇池国(白马氐族建立)王子,因国家内乱、父王杨国遇害才投奔了前秦,与三国时同样来自西北、同样身怀国恨家仇的马超的经历,是不是极为相似?而且,二人同样都骁勇善战。故杨安堪称前秦的马超。

    后将军杨成世、左将军毛嵩?二人事迹不显,二流武将,分别相当于前秦的廖化和王平。

    分析完将领,再分析一下战术部署。乍看这个部署,是不是有些奇怪?一流将才如王猛、邓羌、张蚝,全放在了主守的东线,而在主攻的西线,却是杨成世、毛嵩这两个二流将领,这是要干什么?

    原因很简单:东线的豪华阵容,是为了防备强邻前燕乘火打劫的。守而不攻,也是怕逼得太紧,苻柳、苻廋会投燕自保。而西面的前凉,国力军力均较弱,不必太担心。

    心理学上有个心理学效应叫“墨菲定律”,内容很晦涩,但简而言之就是,怕什么来什么。如,你左等右等公交车不来,刚点上一支烟,公交车就来了。你穿一件白衣服出门,心想今天千万别弄脏了,可偏偏今天喝汤就打喷嚏或手抖,非弄脏不可。你整天拿着手机一天没个电话打来,可有一天忘家里了,回家一看,无数个电话call过你。这就是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太过神奇,苻坚也中了。魏公苻廋,放着自家苻氏家族企业的高管不做,跑到慕容鲜卑氏的前燕集团有限公司面试去了。还以“宁予友邦,不予家奴”的精神,把陕城献给了前燕。

    陕城,中原至长安的门户所在,前秦门户大开,苻坚、王猛无不大惊失色,匆匆调集重兵,守卫华阴,想在长安的门户上再加一把锁。

    面对苻廋送来的大礼,前燕是什么态度?

    367年夏,前燕擎天一柱太宰、太原王慕容恪逝世,由上庸王慕容评继任宰执,由美少年中山王慕容冲任大司马。前燕的另一根擎天柱,慕容恪临死时力荐的吴王慕容垂,却被排斥在核心领导层之外。

    苻廋打开了前秦的门户,面对这个统一北方的大好机会,慕容恪最小的弟弟范阳王慕容德,上疏:今苻氏骨肉乖离,国分为五,投诚请援,前后相寻,是天以秦赐燕也。天与不取,反受其殃,吴、越之事,足以观矣。宜命皇甫真引并、冀之众径趋蒲阪,吴王垂(慕容垂)引许、洛之兵驰解廋围,太傅总京师虎旅为二年后继,传檄三辅,示以祸福,明立购赏,彼必望风响应。

    这个提议,不仅将北方大势分析的清清楚楚,而且还提出了战略进攻部署的建议,可谓稳、准、狠。慕容恪家族,真是个顶个的狠人。

    慕容评的回复?非常佛系:秦,一个大国,现在虽然遇上内乱,并不是那么容易被打败的。圣上虽然英明,比不上先帝,我们的才干又不如太宰(慕容恪),只要保持国内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就行了,平定关中,不是我们该干的事儿。

    一把好牌,到了慕容评手里,成了一把屎,还是稀烂的。

    苻廋得到消息,也瞬间懵逼:哪有这样的事儿?给都不要?

    苻廋还不死心,直接给前燕吴王慕容垂写了封信:苻坚、王猛,皆人杰也,谋为燕患久矣;今不乘机取之,恐异日燕之君臣将有甬东之悔矣!

    甬东之悔什么意思?典故来源:越王勾践灭吴后,想把吴王夫差流放甬东,也就是现在的浙江舟山群岛上,当桃花岛岛主。夫差哪有脸去?自己拔剑抹了脖子。

    苻廋正宗的氐族人,汉文化的典故却能信手拈来,说的也情真意切,慕容垂什么反应?表示非常赞同,然而,他自己是受猜忌之身,不敢多说话。再说,说了又有啥用?慕容垂只能望信兴叹。

    东边的危险暂时消除了,苻坚松了一口气,西边战线的战果却很拉稀。3月,杨成世败于苻双将苟兴,毛嵩也被苻武所败。

    东线顿涅茨克、卢甘斯克的危险解除了,苻坚大帝遂从容调动战略预备队,直扑哈尔科夫。不仅如此,还换帅了,派出了一员王牌战将。

    吕光。王猛的伯乐吕婆楼的儿子,更是个狠人,狠到什么程度?比前面说的张飞式的“万人敌”张蚝还狠,因为,张蚝本人就是他擒获的。

    358年,吕光随苻坚征讨并州军阀张平。张平养子张蚝,骁勇矫健,与秦军前锋邓羌对峙十余日,二人难分胜负。不久,苻坚抵达铜壁,张平军倾巢出动攻击。张蚝更是单枪匹马冲击秦军大阵,出入四五次,往来无敌,秦军上下栗然,无人敢撄其锋。时年21岁的吕光奋勇出阵,手持长矛,飞马将张蚝刺于马下,邓羌等一拥而上,才将其生擒。

    因此,如果邓羌比关羽的话,吕光堪称前秦赵云赵子龙。另外,吕光可不仅是匹夫之勇,淝水之战后,他还开创了一个帝国-后凉,他就是后凉的太祖。

    战法改变,主帅也换成苏罗维金了,西线转败为胜。7月,吕光攻克上邽,斩苻双、苻武,西线战事结束。

    东线?

    东线的蒲坂苻柳多次出城挑战王猛。王猛?寨门一关,闭垒不应。

    哈哈,这是怯阵了。苻柳踌躇满志,脑回路一清理,又想到一条妙计。

    368年5月的一个烟雨蒙蒙的清晨,苻柳留世子守城,自己亲率二万人偷偷出了城。去哪里?

    帝国的都城,长安。

    前秦的中央军精锐都被王猛带到蒲坂来了,长安守备一定松弛,我何不趁机度过黄河偷袭长安,一举覆灭苻坚,以报杀兄之仇!

    蒲坂对于长安的意义,前文已有所涉及,不再赘述,只举一个例子,再次加深一下大家的印象。后世李渊自太原起兵反隋,战略计划即是先夺取蒲坂,打开“关中锁钥”,直入关中。看见没?蒲坂,号称“关中锁钥”。

    苻柳率二万大军顺利出了城,一路轻骑直驰,奔向梦想之地。长安,那里本是我兄的辉煌所在。父死子继、兄终弟承。即使我兄去世,那也应该我苻柳……

    苻柳骑着高头大马,思想的野马也在放飞。飞着飞着,已出蒲坂百里余地,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

    突然,四周突然响起了一阵阵喊杀声。苻柳猛的一个激灵,从梦境中转到现实。现实是,无数骑兵伏兵从四周包围掩杀过来,为首的战将,号称“万人敌”的前秦第一猛将邓羌,王猛的好搭档。

    蒲坂到长安,一马平川。苻柳能想到,王猛岂能想不到?等苻柳出蒲阪百余里,队形散乱,前后难以呼应时,王猛遣名将邓羌率锐骑七千搞了次大夜袭。

    有组织军队的对无组织的军队进行偷袭,就是降维打击。瞬间,苻柳的两万士兵就溃散的只剩数百骑亲兵了。在亲兵的拼死保卫下,苻柳得以逃回蒲坂。

    7月,王鉴(武卫将军)、吕光攻克上邽,斩苻双、苻武,西线战事结束。之后,二人率军驰援东线。

    9月,王猛、邓羌攻下蒲阪,斩苻柳,而后会同王鉴、张蚝会攻陕城。至12月,攻下陕城,生擒苻廋。

    对堂兄苻廋,苻坚与之有一段对话。

    苻坚:为何反?

    苻廋:臣本无反心,但以弟兄屡谋逆乱,臣惧并死,故谋反耳。

    苻坚泪流满面:你向来是个忠厚的大哥,我知道造反不是你的本意。哎,高祖不可以无后。

    之后,赐苻廋死,但赦免其七子,给苻雄系留了点种子,不像若干年后的世民大帝,侄子全部斩尽杀绝,反而以能容魏征这种二愣子获取了个仁政的好名声。杀起自己至亲都能杀出团灭效果的人,能仁到哪里去?历史的有些细节,不敢深思,细思极恐。

    至此,苻氏家族内的第二次叛乱被平定,自367年10月到368年12月,历时共1年零3个月。

    四公叛乱被平定后,前秦扫清了通往中原道路上的障碍,下一个作战目标?已跃然纸上。

    第四节秦燕争霸

    前文有述,369年4月,东晋枭雄桓温北伐攻燕。7月,晋军至枋头(今河南浚县西),前燕邺都震动,燕主慕容暐派人求救于前秦。求人办这么大的事儿,肯定不是几瓶茅子几条华子就能解决的,前燕的筹码很重--虎牢(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以西之地,够开发无数楼盘的了。

    坐山观虎斗,可能是最高明的鼎立战略,前秦群臣大部分反对救前燕。

    王猛?不这样认为。他的观点是:应先出兵与燕共退晋军,然后乘燕衰颓而取之,是为“先救后取”之计。

    观点的依据?很简单,让桓温这名枭雄攻占了中原,还有前秦什么事儿(大事去矣)?毕竟,桓温代表的可是正统,中原,本来就是跑到南方那部分人的老祖宗的产业。物归正主,民心所向,再取可就难了。

    被罗马皇帝撵的到处流浪的一小撮犹太人回到耶路撒冷,都能复国成为中东雄鹰,更不用说世界上认祖归宗感最强的汉人回到本就属于他们的中原了。

    苻坚恍然大悟。立即出兵救燕。369年9月,燕(慕容垂出马)、秦联军大败晋兵,桓温损兵四万,被迫南归。

    国与国相交,只有利益。打跑了桓温,前燕却毁约了。割虎牢(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以西之地?这疙瘩太重要,俺们之前没想好,是不是给您点儿别的?

    早就知道你小子要来这手,联合你打桓温可不只是为了你这点儿地。当年的12月,王猛统帅猛将邓羌、梁成,统兵3万伐燕。兵锋盛锐,仅一个月,王猛就攻下了前燕西部重镇洛阳,凯旋西归。

    打了胜仗为何不一鼓作气拿下燕都?第一个原因,大冬天的,军队得修整。第二个原因,则充满着诡诈的味道。

    王猛这次攻取的,是前燕答应割让给前秦的土地。攻取就收手,会给前燕造成一个大大的错觉。

    他们单纯就是为这些地而来的。

    前燕也不是没有明白人,左丞申绍就看的很清楚,劝燕主慕容暐:前秦肯定不是为了这点儿地而来,下一步一定会大举进攻我国,应该加强边境晋阳等地的防守。

    慕容暐?未予理睬。

    修整5个月后,370年6月,王猛于长安灞上作战前动员,率军再次伐燕。唯一的领导苻坚来送行,有点不放心:景略先行,朕亲率大军随后东进。

    王猛:荡平残胡,如风扫叶,不劳陛下亲受风尘之苦。但是,陛下得帮臣做一件事儿。

    苻坚:啥事儿?美妾良田?只管开口。

    王猛:不要美妾,也不要良田,要豪宅。

    苻坚:啊?好,独栋、联排、大平层,应有尽有,你几口人住?

    王猛:不是给我准备的。

    苻坚:那给谁?

    王猛:给燕国被俘君臣预定的。

    苻坚:我真……

    王猛披坚执锐,自长安灞上统领邓羌、张蚝、吕光、杨安等10员战将、6万士兵,浩浩荡荡直趋中原。我们来看看这支部队的指挥系统构成:

    王猛-诸葛亮;

    邓羌-关羽;

    张蚝-张飞;

    吕光-赵云;

    杨安-马超。

    前燕御敌统帅?不是明星战将慕容垂,而是执政慕容评。慕容评混迹官场当老油条可以,打仗可不专业。王猛取南路一举攻下壶关(在今山西黎城东北太行山口),活捉前燕南安王慕容越。

    秦军北路,杨安攻晋阳(今太原市南),因城固兵多,两月未下。王猛即亲率部分精骑驰援。

    晋阳城外,王猛不断绕城察看,胸有成竹的回归大营。

    是夜,王猛命令士卒连夜挖通地道,派敢死之士数百人潜入城中,猛将张蚝亲自带队,大呼而出,杀尽守门燕兵,打开城门。杨安等率秦军大部队蜂拥而入,瞬间夺取晋阳全城,前燕东海王慕容庄被活捉。

    十月,王猛挥师南下,直趋潞川(今山西东流入河北、河南交界的浊漳河),与前燕统帅慕容评对垒。

    面对来势汹汹的王猛,慕容评在干什么?在算账。王猛军势虽盛,但进展太快,夺取城池太多,需要派兵留守。出兵时6万人,按一半士兵留守计算,此时到达的秦军不过3万。与我的20余万大军相比,相差悬殊。

    王猛孤军深入,粮草不济,我只要坚守不战,一定能拖垮这帮西北佬。慕容评感到自己掌握了战争胜利的密码。

    两军对阵了2天,都没动静。

    2天后的深夜,燕都邺城的百姓突然见城南火光冲天。城南?前燕军队的后勤部所在地。

    我粮草是少,但人也少。你粮草是多,但人也多。你跟我打消耗战,我就干掉你的粮草。王猛派游击将军郭庆率五千骑兵,拼死杀进前燕后勤部,放火烧尽了燕军辎重。

    燕主慕容暐捶胸顿足,派人对慕容评破口大骂。骂完还有一个创新式的惩罚方式--把你家存款股票理财统统取出来,当军饷,买粮草。然后,全面出击!

    那时前燕虽然没有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但是像慕容评这样的高级官员,中央对其财力还是有数的。帝国的top2都豁出老本了,秦燕之间的大决战,也就此开始。

    决战之日,初冬的清晨,寒风乍起,阴霾遍空。45岁的王猛跨在一匹枣红色高头战马上,巡逡于阵前,慷慨激昂的作战前动员:我,王景略,受国厚恩,兼任内外要职,现在与诸君深入贼地,大家要竭力致死,有进无退,共立大功,以报国家。战斗中,如能克敌制胜,受赏拜爵于明君之朝,欢庆痛饮于父母之室,将士们,何等荣耀、何等自豪!

    一席话,如同一把烈火扔进秋天的大草原,秦军将士们顿时热血燎燃,众皆踊跃,破釜弃粮,大呼竞进,锐不可挡。

    秦军形势一片大好时,却发生了一段小插曲,差点使王猛这个前秦第一名相葬送在秦燕前线。

    10月21日,王猛派将军徐成去侦察前燕军队的布阵要略,要求他中午时返回。而徐成,到了黄昏时分才回来。王猛治军严格,要军法处死徐成。

    没成想,这个决定,惹怒了前秦第一名将。

    没错,就是邓羌。前文说过,邓羌骁勇善战,文武双全,人称“万人敌”。而且,他还有一个赫赫有名的祖上--东汉开国功臣邓禹,也就是刘秀的云台二十八将之首,东汉版的萧何。

    一连串的战绩,也使邓羌声名显赫,甚至朝中有人称其为廉颇、李牧在世。人一旦被捧成这等份上了,即使是上级也不能随便折辱,否则,会出事儿的。不信?来看两个例子。

    一是动辄让手下将领跪着接电话的冯玉祥。这些将领之前是卫兵、马夫、伙夫之类的角色时还行,现在都是统军雄霸一方的小诸侯,还来当年那一套?

    抗战时,老冯调任第6战区司令长官,旧部韩复榘立马打电报给南京,宁愿听从第5战区司令李宗仁的领导也不再愿意跟着老冯干。其他旧部,也一个个对冯老总这个“大家长”敬而远之。

    二是一巴掌打出一个大惨案的那个西南王。手下的小王变老王,也从东北的“打黑英雄”变成全国的“打黑英雄”,哪能随便再扇人耳刮子?何况是当着他手下人的面。

    一个打黑英雄的名号都会这样,何况邓羌这样的世之枭雄?

    徐成是邓羌的心腹部将,于是邓羌向王猛求情:如今敌众我寡,明天一早将要开战。徐成是大将,丞相姑且宽恕他吧。

    王猛:若不杀徐成,何以立军威?

    邓羌:徐成是我邓羌本郡的将领,虽说延误期限应该斩首,但我愿意和徐成一起效力决战以赎罪。

    王猛:你不要再瞎叨叨了,给我回营待着去。

    邓羌碰了一鼻子灰,回到军营,越想越气。情绪的小宇宙从隐忍到爆发,拿起鼓槌咚咚冲着战鼓一阵猛擂。

    鼓声就是动员令,本部将士迅速集结。

    主帅没下命令,大将却在紧急召集部队,这是要做什么?!王猛得知后大惊,连忙派人去邓羌营中责问。

    邓羌告诉来人:我们接受诏令讨伐远敌,现在却有近敌一味地要自相残杀,我想要先把他除掉。

    使者一听,连滚带爬的回来报告了王猛。

    前秦还不是个大一统的政权,现在正在进行统一战争,将相失和自然会使敌方得利。王猛晓得其中利害,赶紧又派人去,先是称赞扬邓羌的仗义,又当场宣布了赦免徐成的命令。

    一场凶险的军中哗变就此平息。

    徐成获免以后,邓羌反而感觉自己做的太过,赶紧到王猛营中谢罪。王猛拉着邓羌的手,满脸堆笑:我这是考验将军罢了,将军对本郡的将领尚且如此,何况是对国家?

    不愧是当年卖簸箕的,善编。

    邓羌正在感动间,王猛突然收起笑容,正色道:邓羌听令,令你所部为先锋,立即出击燕军密集处,中心开花!

    我真,原来这是需要我马上去拼命才安慰我的!你个老猛子好歹摆上宴席,咱俩喝上两盅冰释前嫌酒,再让我去拼杀啊。

    邓羌瞬间又感觉很受伤,张口喷出:如果能委任我司隶校尉之职的话,我就立即出兵破敌。

    王猛:司隶校尉?我职权达不到这个,我可任命你为安定太守、万户侯。

    邓羌扭头就回了营。

    10月23日,秦燕在渭源决战。燕军兵力占优,秦军一时处于下风。危机关头,王猛大呼:邓羌兄弟,你马上就是司隶校尉了,我回去就让组织部盖章发文,赶紧出兵接战!

    邓羌在营中听了个真真切切,折身跳起,捧起酒坛子咕嘟咕嘟一阵猛喝。然后披挂上马,跃马横枪,与猛将张蚝、吕光,还有刚被从鬼门关前拉回的徐成,直扑敌阵,往来冲杀,如入无人之境。

    提职晋级的许诺,鸡血效应明显。战到中午,燕军被邓羌、张蚝、吕光、徐成等猛将杀的胆战心惊,损失五万余人。王猛指挥部队乘胜追击,又歼燕军十万余人。慕容评单人匹马逃回邺城,残军四散逃尽。

    王猛率军长驱而入,将邺城团团围定。

    邺城,附近治安原来极差,劫盗公行,这时,变成了远近清静。王猛号令严明,军队对百姓秋毫无犯。附近的居民,名义都是燕民,但成分复杂,乱世之下,谁能让老百姓吃饱饭、安稳的过日子谁就是圣主。于是,附近居民无不欢庆,奔走相告。王猛为秦军完美的打造好了群众基础。

    燕军在邺城内,提高警惕,实行宵禁,日夜巡逻,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然而,没紧张几天,很快又都歇着了。为何?

    邺城被围,苻坚也按捺不住了。11月,苻坚亲率十万精兵前来会师。王猛的3万人马就把前燕打成这样。苻坚又带来10万小弟,这仗还怎么打?

    很快,有燕臣开城门投降。燕主慕容暐、执政慕容评等逃走又全部被追拿回来。前燕,就此灭亡,国祚34年(337年至370年)。

    王猛镇守邺城,选贤举能,除旧布新,安定人心,发展生产,燕国旧地六州之民如同旱苗逢雨,欢欣雀跃。

    中原最强的王朝前燕被灭,苻坚、王猛再接再厉,回过头来解决残存于西北等地的割据势力。先是灭掉仇池,孤立了前凉。接着,陇西鲜卑乞伏部、甘青之间的吐谷浑等也都臣服于前秦。373年至374年,前秦又平定巴蜀及其以南地区。此时,除前凉及代国外,前秦已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幼时家贫,营养太差,五脏六腑发育不全,成年后又日益操劳,内脏器官压力过大,这样的身体是维持不了多久的,曾躬耕于南阳的诸葛亮就是个例子。375年6月,50岁的王猛积劳成疾,卧床不起,一个月后,病逝,比诸葛亮寿命还短了3年。

    有了王猛打下的好基础,前秦依然强大,仅凭惯性就能横扫北方。376年,苻坚灭掉张氏的前凉,前凉国主张天锡出降。同年,又灭掉拓拔鲜卑的代国,代国国主拓跋什翼犍兵败,出逃后被杀。

    虽说,最终使北中国出现了难得的大一统的局面的,是大秦天王苻坚,但显然,汉人王猛居功至伟。

    王猛病重期间,苻坚亲自为其祈祷,并派侍臣遍祷于名山大川。碰巧王猛病情好转,苻坚欣喜异常,下令特赦死罪以下。王猛的葬礼上,苻坚三次临棺祭奠恸哭,并追赠其为大将军、冀州牧,谥号为武。葬礼规格?按照西汉霍光的标准办理,基本上是除天子之外的最高规格。

    王猛,这个来自胶东潍坊的穷孩子,在西北关中建立了不世功勋,被称为“功盖诸葛第一人”。这在讲究门第的东晋,简直不可想象,光一个庶族身份就被pass掉了。而王猛若不是英年早逝,强大的前秦能否一举荡平南方割据的东晋,真的很难说。所以,选人用人机制,有时真值得好好琢磨。譬如,年龄的限制,祖上污点政审的限制等。

    后来,王猛的一个孙子,流落到南方,又随南方的雄主北伐至关中,再次建立不世之功,重振了祖父当年在西北的辉煌。后其在长安不幸死于同僚之手,这甚至都激起了关中父老的强烈反抗情绪,导致此南方雄主在西北的布局最终失效,再次印证了王氏在关中的崇高威望。这点后叙。

    在琅玡王氏、太原王氏交相辉映于中国历史的天空的同时,是否应在这个璀璨的族群里,再加上一个青州王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