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其乐融融的大环境
“周妍姐姐……” 张美丽腼腆的和周妍打招呼。 周妍给她和丫蛋都塞了糖,然后告诉两个孩子别乱跑。 丫蛋和美丽都乖乖应着,但是很快就又和小伙伴儿们跑在一起。 晚会就在晒谷场,简易搭建的木头台。 其实村里之前是有戏台的,但是后来戏曲都被打压,许多戏曲表演者因此销声匿迹,村里的戏台也都被砸了,就此荒废。 合唱,独唱,根据农收改编的话剧…… 简陋舞台上的节目还挺丰富。 台下的观众也多,隔壁好几个村子都闻风过来看。 郝长青也在晒谷场看表演,主要是来学习向阳村整的活动,等他回去也叫村里的知青排练排练。 李前进和郝长青站在一起,对方当了好几年村长,明显比他这位刚刚走马上任的更有威信。 而且今年秋收春风大队又是模范队,郝长青在公社领导面前有着不一般的地位。 “老哥哥,你看我这搞得怎么样?” 李前进笑着问。 “不错,我们村也得向你们学习。”郝长青这次说的是实话。 “那等咱们有时间多研究交流,就去我家。” 李前进热情的邀请。 “那就麻烦李村长了,哈哈哈哈。” 郝长青爽朗的笑着,然后转身看见方建国,立刻快走几步走上前去打招呼:“方老哥,好久没见到你了。” 方建国的病渐渐养好,虽然现在不是已经村长,但是他家里儿子多,家庭也和谐,日子是越过越好。 “身子骨不行啦,也就有热闹的时候能过来看看……” “哪有,我看方老哥的身体还硬朗着呢。” 方建国和郝长青相互寒暄着。 原本跟在他身边的老三老四早就跑着去玩了。 晒谷场亮着大灯,看起来热闹一片。 这种时候张晓娟身边都是有方景天寸步不离的跟着的。 虽然说怀孕不应该过来凑热闹,但是村里的娱乐活动真的很少,没人能抵住诱惑。 “感觉今年上面的政策越来越宽松,是不是以后对表演类就没有限制了。” 严明拿着稿子当主持人,现在正在角落里休息,看着前面的节目表演,忍不住感叹道。 “别想那么多,总是要跟着政策走的。” 江向东依旧是冷冷的,并且提醒对方不要乱说话。 “我就是想想,肯定不会去外面说的。”严明咧着嘴笑。 周妍被李艳丽拉着挤在舞台旁边的角落里:“都说了要来看我表演,你不会偷着溜走吧。” “……不会。” 周妍真的想看完大合唱就赶紧走的,谁知道李艳丽居然还有单独的节目。 张晓娟也在人较少的这处地方,对李艳丽说:“你快上台表演吧,我们会给你鼓掌的。” “对对对……快到我了,那我就上去了。” 眼看着严明已经报幕完毕,李艳丽也赶紧踩着小凳子走上舞台。 现在可没有音响话筒,表演节目全靠演员自己的声音,李艳丽的歌声还算嘹亮,唱完一首红歌后,台下掌声雷动。 李艳丽从台上下来,赶紧和身边人讨论自己刚刚的表现。 张晓娟身边忽然走来个姑娘:“娟姐,婶子让我来给你送件衣服。” “谢谢你啊,玥玥。” 张晓娟接过衣服,和对方道谢。 “不用谢,我先去找方景云啦。” 这姑娘性格爽朗,有着一颗小虎牙,笑起来很好看。 周妍正猜测这可能就是方景云的新对象。 嗯……看着年纪有点小啊。 正想着,张晓娟也和周妍悄悄说:“这是我家二弟的新对象,隔壁春风大队的李玥。” 周妍点头,果然是老李家的姑娘。 那个有着好多好多亲戚的家族。 “她今年多大啊。” 周妍见对方看着年纪小,好害怕是未成年。 “应该是十九岁。”张晓娟回答,她也不是很清楚,偶尔听婆婆说过一次。 “哦……” 周妍点点头,想到自己过完新年后也是虚岁十九,那这姑娘和自己差不多大。 现在女生年满十八就能结婚,所以这姑娘还是能结婚的。 “我觉得李玥性格不错,虽然在家里被父母宠的有点天真,但是是个好孩子。” 张晓娟暗自和周妍说起对李玥的印象。 妯娌关系往往能关系到家庭和谐,张晓娟提前接触好的行为,还是很有必要的。 “只要不是太难搞的,你都能相处得来。” 周妍丝毫不怀疑张晓娟的好脾气。 张晓娟笑笑,在夜色里显得很温柔。 向阳村的表演有三个多小时,为了凑时长,村里年轻人编制的话剧搞得又长又夸张。 好在初次表演的年轻人们都非常配合,严明改的剧本也能派上用场。 因为话剧的主题很正向,是和劳动人民有关的。表演结束后郝长青还问李前进说,能不能把这话剧拿到他们春风大队表演表演。 李前进自然乐意,和郝长青约时间一起商量这件事。 热闹结束后,村民们三三两两的散去。 张晓娟和周妍附近的一圈人都没动,李军庆招呼其他人。 “村长说给咱们演员都加了夜宵,吃完再回家。” 不管做的是什么饭,能让忙活到晚上的一群人再吃顿热乎的,就算有心了。 张晓娟没动则是因为她行动不便,等着周围人都离开她再和方景天一起走。 周妍则是单纯的不想和人挤。 她要等着人走光再回家。 李军庆看着周妍和张晓娟夫妻,招呼他们一起。 “不了吧,我们可没帮上什么忙。”张晓娟连忙拒绝。 “怎么没有,方大哥还跟着一起搭台子呢。”李军庆着急的说。 “就是就是,你们一起来嘛,咱们高兴着呢。” 村里其他年轻人也都很热情。 就算周妍这种光看热闹的人都要叫着一起去吃饭。 周妍连忙摆手:“不……不用。” “快过来周妍,你上次带的点心很好吃。” 吕红霞和李艳丽拖着周妍一起走了。 吃饭就在大队的院子里,这边有食堂。 一群人光是吃着大锅饭,也都感到满足高兴。 通过将近一个月的排练,村里这些年轻人们更加亲近起来。 而且无形的消磨了知青和本村人的隔阂,开始相互讨论些较为亲密的话题。 比如村里年轻人会问好些城里的事情,这在以前他们都是不好意思开口的,担心知青会笑话他们没见识。 而知青遇到问题也敢求助村里的年轻人,不用担心被鄙视。 这样其乐融融的环境下,就算是今年的粮食并不充足,但是百姓幸福感却有所提升。一盏红炉的带着百亿物资在年代文里摆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