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2章 来者不善
打发走了记者们,楚天舒回了招待所,陪着郝建成在餐厅吃了早餐,又到房间冲了一个凉水澡,换了一身干净衣服,整个人立即又精神百倍了。 返回县委大院的路上,楚天舒给杜雨菲打了电话,还没有二妮子的任何消息。 他一边走一边和杜雨菲商量,二妮子估计已经出了南岭县城,但她带着一大桶的医用酒精,要到省城临江去,肯定不敢坐先锋客运的长途车,而且沿途还有军警在盘查,白天也不会轻举妄动,很大的可能性是趁着天黑沿途搭乘便车和黑车,要达到临江,恐怕也要在明天之后。 而且,以钱文忠的性格,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轻易让二妮子去冒险做极端的事,因此,他这两天会找机会跑出去与二妮子汇合,只要死死地盯住他,就有可能找到二妮子以及酒精的下落。 刚进办公室,王永超把茶泡好,柳青烟慌慌张张地进来了。 “楚书记,不好了,刚接到报告,呼延非凡带着个记者伪装成农民在各个乡镇走街串户,恐怕又没安着好心呢。” “柳局长,坐下慢慢说,是怎么回事?”楚天舒示意茅兴东坐下,王永超也给他倒了杯茶水。 柳青烟坐下来,把她知道的原委说了出来。 原来,呼延非凡在城关镇镇政府被楚天舒羞辱了一番之后,带着陈燕去了石花大酒店找到了胡晓丽。 胡晓丽安慰他们几句,说,呼延,我给你介绍一个有份量的记者,你带着他去采访,一样可以让楚天舒没好日子过。 胡晓丽给呼延非凡介绍的记者是新华社东南分社的记者沈豫鄂。 沈豫鄂最近才从新华社西北省分社调过来,由于年轻气盛加上心高气傲,与西北省分社的领导关系搞得很僵,通过王致远的关系才调到了东南省。 为了能尽快取得成绩,沈豫鄂听从了王致远的建议,主动要求专门从事农村报道。 因为现在中央特别重视“三农”问题,如果能写出一两篇有影响力的反映农村问题的报道,或者上了“内参”,就有可能引起中央高层领导的重视,从而奠定在新华社众多记者中的品牌地位。 刚调过来没多久,就赶上了卫生院治死病人这样的大事,这让沈豫鄂大为兴奋,出于记者的正义和职责,出于对新闻事业的责任和敏感,他一定要把这个惊天大案通过他手里的笔,真实全面地反映给各级领导,最好能一炮打响,一举成名。 得到了消息,沈豫鄂放下手头上所有的事情,迅速赶到了南岭县。 可是,他到了之后就发现,南岭县宣传部门“防火防盗防记者”的工作做得深入彻底,连率先赶到的省电视台《聚焦东南》栏目组都一无所获,他初来乍到两眼一抹黑,要想挖掘出具有重大价值的新闻,走正规渠道肯定没指望。 于是,他决定另辟蹊径,不跟县里宣传部门打招呼,一竿子插到底,直接找村民采访,以独特的视角写出一篇与众不同的报道来。 思来想去,沈豫鄂给王致远打电话求助,请他帮忙推荐一个向导。 王致远就让他去石花大酒店找胡晓丽。 胡晓丽就把呼延非凡推荐给了沈豫鄂。 两人见面,一拍即合。 呼延非凡曾多次光顾过南岭县,与楚天舒不只一次有过正面或者暗中的激烈交锋,领教过楚天舒的厉害。他非常清楚,楚天舒不是那种没有谋略,束手就擒的人物,这次事件不同于往常,一定会想方设法派人干扰和破坏。 所以,呼延非凡建议沈豫鄂进行一些伪装。 胡晓丽马上帮他们找到了几套服装,让他们彻底更换了行头。 沈豫鄂上身的白衬衫不仅布满皱纹,而且已经薄如蝉翼,透出里面有几个洞的汗背心,黄军裤上粘满了大大小小的泥点点,头上戴着没了边的破草帽,手里提着个旧塑料袋,里面装着采访工具。 当然,呼延非凡的打扮更像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尤其是他的络腮胡子,本来每天刮一次都让人觉得他的脸上从来都是长长的胡茬子,这两天忙得没时间刮,给人的印象满脸都是黑毛,活脱脱一个不修边幅的农民。 宣传部门都全力投入到应付省里来的一大帮子记者,根本来不及留心还有这么两个不速之客。 他们先在城关镇走街串巷,并未引起任何人的怀疑。 当时老百姓的情绪激动,他们知道钱文忠的孙子在卫生院被治死了,原本就对钱家屡遭罚款就深为同情和怜悯,现在唯一的一个男娃又不明不白地地死了,自然难以接受,加上老钱和常以宽等人散布了不少的谣言,城关镇的农民们把以前积累的矛盾趁着这个机会,一股脑地都发泄出来了。 呼延非凡带着沈豫鄂沿途采访的人,看上去都是随机碰上的老百姓,但实际上,这些人都是预先安排好的,差不多都是卫生院下岗干部职工的亲戚和好友,他们众口一词,把南岭县的医疗体制改革说得一无是处。 有的说,这是县里的干部为了做政绩,完全置老百姓的死活于不顾,把一个个好端端的卫生院一卖了之,不出事才怪呢。 还有的说,卫生院低价卖给了医护人员,县里的干部一定从中得了不少的好处,应该好好查一查,看谁的屁股不干净。 在问及孩子的死因时,他们一条腔地认为根子就在医疗体制改革,改制后的卫生院一切向钱看,小病大治,胡乱开药,而县里的卫生部门又支持他们,缺乏有效的监管,才造成了这起医疗事故。 好家伙!原来一起看似简单的医疗事故背后还隐藏着如此复杂的“黑幕”,沈豫鄂欣喜异常,这回总算逮住一条大鱼了。 为此,沈豫鄂要求进一步扩大采访范围,呼延非凡带着他从城关镇到了大柳树乡,争取在一周之内,走遍南岭县的每一个乡镇,通过老百姓之口,把南岭县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与矛盾挖出来。 事情坏在了陈燕的身上,她刚刚入行,也跃跃欲试地想着出人头地,证明自己有搞新闻的能力和实力,现在好不容易遇上了与新华社记者合作的机会,她岂肯放过。 这天早上,陈燕听说呼延非凡带着沈豫鄂去了紫杨乡,准备采访紫杨乡卫生院的下岗庸医古顺道,她抑制不住激动的小心情,在他们化装出发之后,偷偷打了辆出租车,跟踪追击前往紫杨乡。 车是先锋客运的车,司机是吴莎莎的哥哥吴狄。 见了一个打扮入时的小姑娘,吴狄习惯性地要夸几句,陈燕美滋滋地就把自己的身份给暴露了。 听说这小姑娘是《东南法制报》的记者,吴狄立即多了个心眼,他旁敲侧击就问出了呼延非凡带着新华社的记者在各乡镇暗访。 吴狄煞有介事地表达了对为民请命的记者无比的崇拜和崇敬,陈燕就眉飞色舞地说,这一次他们要抛出一个大*,南岭县的政坛将会发生一场大地震。zWWx.org 把陈燕送到紫杨乡之后,吴狄把车停在了一条小巷里,尾随着她来到了后山的一颗大柳树下,远远就看见了两个农民装扮的人在和庸医古顺道交谈,吴狄对呼延非凡太熟悉了,一眼识破了他的庐山真面目。 吴狄悄悄退回来,开车出了紫杨乡,没等回到县城,就在大柳树乡的一个僻静处,给柳青烟打了个电话。 柳青烟当过好几年的县委办的副主任,也协助茅兴东应付过各路记者,当然清楚新华社记者的份量,得到吴狄的报告之后,立即来到楚天舒的办公室,向他报告了这个消息。 说实在的,在城关镇镇政府把呼延非凡和陈燕打发走之后,楚天舒一直对这个家伙放心不下,他知道这家伙不会善罢甘休,一定还会反攻倒算,只是在各种矛盾交错临头时,他没有精力去专门对付还没有确切把握的猜测而已。 果然,呼延非凡还在活动,而且还带着新华社驻东南省记者站的记者,化装成农民在各个乡镇采访,这绝不是什么好事。 显然,他们来者不善。 一向都能够坦然面对媒体的楚天舒,这次终于沉不住气了,他不得不十分重视这两个记者,他知道他们之间将要展开一场看不见刀光剑影的较量。 在来南岭之前,楚天舒和媒体打过一些交道,但都仅限于省内的几家单位。上任南岭县委书记之后,他的各项改革之举很快引起了各级媒体的关注,他也因此与媒体结下了不解之缘。 对于新华社以及“内参”这样的载体,大多数中下层官员或者说基层群众,都只是听说而已,根本不了解他们的威力。因为新华社可以直接通天,“内参”也是提供给中央高层领导参阅的反映群众声音的文章。 毫不夸张地说,新华社各个分社是中央派到各个地方的“耳目”。 一个地方官员一旦被新华社的记者捅到“内参”上,遭到了批评和抨击,引起中央高层领导的关注,即使不丢官,政治生命也多半要就此结束了。北岸的官道之步步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