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饭txt文学 - 历史小说 - 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在线阅读 - 第三百六十章 良政

第三百六十章 良政

    诸葛亮这一次一共暗示了三个意思。

    首先是入吴之后,刘备要保持仁德的状态。

    最起码表现的是自己好糊弄一点,表现的自己不偏不倚,是一个传统的爱民君主。

    这样就会给江东的一些大家族一种假象错觉,他们认为他们可以掌控刘备。

    或者说,他们认为刘备是愿意遵从游戏规则的。

    当他们受到了庞统、诸葛亮等人的压制或者惩处之后,他们首先想到的不会是引来外敌,而是现在刘备那里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诸葛亮第二个意思则是为刘备治理整个扬州定下了一个基调。

    只不过他身为下属,不好越俎代庖,直接替主公做主,因此用两篇文章借古喻今。

    诸葛亮一直以来和董良一样,都是认为治理要德法并用,绝不能像普通的儒生一样,一味的强调仁义道德。

    但是这个法律的缰绳既要体现基本的爱民思想,套在世家大族的脖子上,又不能过激。

    因此这个时候,尚书里明德慎罚的思想则就是更合适的了。

    诸葛亮提出来这个思想,其实并不完全与周公的想法一致。

    这同样也只是一个借古代经义表达自己思想的噱头。

    诸葛亮将慎罚表达为编写出一套可靠周密的律法。

    如此一来,既规劝了刘备手下一些思想较为传统僵硬的儒生。

    同时也劝告了那些比较激进的,为整体的治理方针立下了一套严密却不苛刻的稳健中正的步调。

    至于诸葛亮第三层意思就不会被人在嘴上说出来了。

    他让刘备去宣传德,让手下人去用法律对抗阻碍者。

    这种意思自然是让手下人做刘备的手套,好名声留给刘备手下人充当背黑锅或者说是承担压力的角色。

    很多人爱惜自己的名声更甚于做出一些真功业。

    这样的人看起来很可笑,但是这种人并不在少数,而且往往能在社会上真的获得一个好名声,得到许多人的推崇。

    诸葛亮当然不希望刘备的手下都是这种人。同时他以两篇文章,委婉的试探着众人的心意。

    最起码是对庞统进行了直接的试探。

    诸葛亮承认庞统有才,但是因为相处日短,毕竟不知道是否能与庞统交心,两人是否为一路人。

    庞统的功利心比这诸葛亮要大一些,诸葛亮也不知道庞统愿不愿意背上这口黑锅。

    毕竟在古代功业和名声几乎是挂钩的。

    获得了一个好名声之后,人人夸赞,人人称颂,又能流芳百世。这几乎就是那些建功立业的人想要得到的东西。

    而庞统当然不是一般人,他自然看出来了诸葛亮的意思。

    庞统并不因为诸葛亮这次的试探而感到生气,认为诸葛亮小瞧他。

    反而觉得诸葛亮这样特别的对待他,正是庞统不同寻常人的表现。….同时这种不冒犯还有含蓄的试探,也确实不是一般的智慧能够看出来的。

    而庞统自己看出来了,心中也忍不住的自得。

    傲娇的自己在心里绝不肯承认,十分敬佩诸葛亮。

    而在心中暗哼了一声。

    在这种时候,还要试探自己是不是一路人,问问自己,愿不愿意背负一些压力而建立真实的功业,诸葛亮可不要小瞧我。

    经过庞统的解释之后,刘备也都渐渐的领会了诸葛亮所有的意思。

    笑容挂在刘备的脸上,挥之不去,刘备的心中实在是满意又轻松。

    自从到了豫章郡后,自己就将后方的事物扔给了诸葛亮和董良。

    诸葛亮和董良在豫章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尝试了一系列的改革。

    不仅大多数都获得成功,而且井井有条,没有生下任何乱子,也没有影响到丝毫前方的征战。

    自己只需要安心的在前线征战,一应军粮,物资自然有人运送到位。而后方拿下的地盘儿,政务上井井有条,治理的欣欣向荣,也不会因为自己打仗而将其拖垮。

    这样的表现比之萧何十分类似,而听云长以前说,董良这个家伙一开始想要做张良。

    当初还曾笑他初生的牛犊不怕虎,不知道张良是多么厉害的人才。

    后来见他高瞻远瞩,在汝南就已经定下了扬州的局势,虽然说的话不多,但是只是寥寥的点拨几下,就让刘备豁然开朗,如此也当得起一个小张良的名声。

    但在豫章站稳脚跟之后,发现董良不仅仅是有高超的眼光,能成为小张良,在政务上也颇有一手,虽然他不喜欢每日埋头案牍之间,但是屡屡有天马行空的思想,搞出一条条与往常不同的改革政策。

    而这些政策的提出也一般都非常的合理。粗粗的框架拿出来,再经过诸葛亮的妙手一处理。一条条新奇而又有效的新政策就这样出炉了。

    这样的臣下让刘备感觉太省心了。

    而此番与江东的大战,刘备几乎没有做出什么事情,只是驻扎于关羽的后方,为其调用一些物资。

    立出自己的大旗鼓励军心。

    后方一切政务由诸葛亮带人处理,前方的战事有关羽作为总管。

    侧翼有张飞作为顾应,中间还有各种奇谋由董良所出穿插其间。

    最后又有董良出兵会稽与自己早几个月就埋下的钉子汇合,成功的逼迫了孙权投降。

    而如今,刘备还没有正式进入吴郡。

    自己心里也在冥思苦想着,到了那里之后该如何的应对当地的大族。

    当初在徐州面临的窘境,刘备实在不想再面临一次。

    包括如今已经今非昔比刘备手下的众多干才足以帮刘备教训一切不听话的人。

    如今的形势与当年已经大不一样了,刘备是堂堂正正的击败了敌人,携带大胜之势,带着他们难以抵御的大军,以胜利者的身份来到了这里,统治这里。….不过即便如此,真正的光明正大的以州牧的身份再次降临,刘备在心中自然也会多想一些。

    可还没等刘备开始苦恼,诸葛亮就已经将问题解决。

    诸葛亮给事情定下了这个基调,接下来就要看刘备自己的发挥。

    而刘备这从来不是一个不自信的人,他自然认为自己有能力将那些暗中不服的人都玩弄在鼓掌之中。

    诸葛亮把难题解决,把台子搭好,留给刘备一个表现的舞台,让他和庞统他们去演双簧,尽情的去展示他们的才华。

    这是一个多么高风亮节又令人满意的臣子。

    脸上笑容不断的刘备,又在心中感叹如鱼得水四个字。

    这不到一年的时间,这四个字几乎在他心里已经念烂了。

    刘备自己也想,如果让华佗打开自己的胸膛,自己的心脏上会不会就印着如鱼得水四个字。

    众人又笑着闲聊了一会儿。刘备忍不住的和伊籍八卦起来了诸葛亮的亲戚。

    诸葛亮的哥哥和诸葛家的亲家都在吴郡等着呢。

    趁着诸葛亮不在,他们好好的拿了诸葛亮逗乐了一番。

    到了午时几个人就在房间里一起吃了饭。

    陈震来刘备这里并不多久,但也已经跟着他们一起开始学着吃三次正餐。

    毕竟新来的人要殷勤一点,跟着老大多见见面,自然不能老大已经起来工作了,他还呼呼大睡。

    现在刘备这里的人基本上都开始进行一日三餐。

    他们也觉得现在的日子和以前有天壤之别,吃的饱了,吃的好了,干活也有劲儿,每日里处理政务的时间比过去要延长两个时辰。

    这样一来,也算弥补了刘备这里底子太薄,人手不足的缺陷。

    所谓上行下效,上有所好,下有所效。

    富裕点的百姓也都跟着上面一起学习一天三顿。

    即便是穷一些的,也多早起来一会儿,稍稍吃上半碗饭,垫垫肚子。

    而这边的百姓刚刚都是分了田地,已经收了两季粮食,如今已经是夏末秋初,两季稻已经收获。

    虽然许多耕地都是刚刚开垦的,还不算非常的肥沃,但是在诸葛亮、董良等人的带领下,将分地分的透彻。百姓们的地都不少,恰好是他们劳动力所能工作的极限。

    在精耕细作,改良农具,改良种植方法,官府给予牲畜和工具的补助,又有大批从山上下来的百越百姓与汉民相互合作。

    两季收获下来,家家户户粮仓堆满,所有的百姓都觉得好日子已经到来。

    对于山民,虽然下山的头一年,收获要交出来一些,工作也要更累一些。

    但是他们在汉民的指导之下学习着耕种的方法,而山下也有官府带着百姓们一起建造的房屋。

    生活的安稳和安全远胜于山上。

    等到明年,百越和蛮民就可以过上和汉民一样的生活。….而百姓们调整了自己的饮食习惯,早晨起的更早一些,晚上睡得更晚一些。

    在他们处理完田里的工作之时,在自家的小院可以做一些手工,卖给官府,获得一些钱币。

    正如王淳的父亲一样,闲暇之余,跟随着官府学习木工。

    学了技术,去了造船厂打工。

    而刘备这边,因为不缺铜矿,铸造了许多足额的五铢钱。

    但是他们并不胡乱的进行发行,在董良、诸葛亮、糜竺三人共同的监管下,这些钱币的购买力非常不错。

    同时,董良积极的推动豫章与荆州的交易。

    很多时候甚至愿意溢价,用钱币去购买物资。

    而物资运回来之后再平价转给百姓。

    由官府补上中间的差价。

    这样的手段自然不能长久,但是对于目前刘备这边铜矿多而物资少的情况,是一个很好的临时措施。

    金钱虽然非常重要,但毕竟钱还是钱,不能吃,不能喝。

    而生产力又是有限的,天下的物资都是有一定数量的,你这边多一点,其他的地方就少一点。

    能用钱将物资买到,让自己治理的地方保持健康的运营对于势力成长期的刘备来说,是不亏的。

    同时,董良这边的学校里培养了大量的基层官吏。

    又通过科举从底层选拔了大量的寒士。

    这些人经过培训之后,这全部放到基层,带领百姓们做一些专门的工作,而不全部去处理一些笼统的政务和文学。

    他们得到技术之后,在乡下,在城中,选闲暇的时候,通过一些奖励,激励百姓们认真的跟他们去学习技术。

    对于农业知识的培训自然不用多说。

    但还将一些简单的军械放到乡间,将物资分发给百姓,由他们进行制造,官府这边出手工费。

    让官府发粮很难,但是发钱并不困难。

    还有通过交易,用钱再换来荆州的物资,甚至是更远一些地方的物资。

    百姓们用钱可以在集市上买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这样一来,就进行了良性循环。

    官府手里有大量的物资可以使用,百姓们也得到了实惠,愿意继续的支持。m.zwWX.ORg

    有一些村子学习的是裁缝的技术,官府通过规定衣服的标准尺码之后,让百姓们按照规格缝制军服,旗帜。

    有一些村子学习的是竹艺和木工,他们可以编织一些生活中使用的竹制品,或者在集市上售卖或者转让给官府。

    官府甚至可以让他们去制作矛杆,箭杆,经过严格的检验之后再进行回收。

    这样一来,就大大的充实了军队作战使用的物资。

    诸如此类,百姓们获得收入的方法不可胜数,百姓富,官府才能富。

    拿最简单的来说,是个百姓都可以编织草鞋,这东西官府自然也是大量的收购。

    毕竟如今是一个战乱的年代,士兵们每日在路上奔波,一双草鞋要不了多久就会被磨穿。

    除了这些普通的工作,还有一些属于特殊的工作。

    培育出来大量的铁匠是要专门到作坊里进行封闭式工作,而不能随意的散落到民间,因为他们是要制造刀剑盔甲之类的军械的。

    还有那造船厂,火药厂,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而这些技术工人的下落是要有严格的登记的。

    而董良还推行了一种藤甲,提出这种设想,在诸葛亮的专业指导下,成功的做出了一种效果非常不错的藤甲。

    不管怎么说,藤甲到底是比不穿甲好的多。

    能扛一刀是一刀啊。

    说不定原本是要到骨头的伤口,现在只破个皮。

    藤甲的技术也是值得保密的,但是却又不用那么的保密。

    将各项工艺分解,选拔专门的村落进行制造。

    对各项工艺需要的材料进行称量记录。

    派出一些人手在这些村落里坐镇,防止有人暗中私藏。

    虽然这种盔甲比不上铁甲,但要是有江洋大盗搞了一身,在乡里横行祸害,说不定要迫害多少百姓。

    当铠甲最后成型之后,再次称量与原材料对比。

    随后登记造册,送入军中。

    这样一来,要不了多久,刘备军队的着甲率就要远远胜于其他的势力。

    .

    社会和谐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社会和谐的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