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665节
书迷正在阅读:大唐闲人、韩星萧清寒、大秦:我靠读书入圣,开局召唤大雪龙骑!、明朝海患、网游之这个村长有点凶、萌王:利姆露的异界旅行【二】、网游之奶里有毒、从DNF关服开始当神豪、他和她们的群星、技校生相亲女博士见面畅谈核聚变
“出什么事?” 张安世幽幽地道:“可怕之处就在于,连阿舅也不知道会出什么事。” 朱瞻基道:“既然如此,阿舅还有什么忧愁的,等出了事的再说。” 张安世挑眉道:“为何?” 朱瞻基想了想道:“我读书时,记的最清楚的一个典故,便是郑伯克段于鄢,这郑伯预料到要出事,非但没有担心,反而纵容这件事发生,只是自己却在暗中做好万全的准备。等到事发之后,再出来收拾残局。” 张安世诧异地看着朱瞻基道:“你这小子,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朱瞻基微微一笑,显出了几分得意,只是他毕竟还小,这笑容显得幼嫩,道:“我如何不知道?皇爷爷可是成日指教我的,其中他有一句话,令我最是记忆犹新。” 张安世更加诧异起来,他不知道朱棣到底给这家伙充塞了什么思想。 于是他道:“你说我听听。” 朱瞻基道:“不要做善战者。” 张安世古怪地道:“我没听明白。” 朱瞻基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也就是说,一个真正擅长战争之人,是不会让人察觉到他的本领的,因为战争还未发生,就已被他消弭于无形了。” “这样的人,固然很有本领,且高瞻远瞩,可纵他有再大的本事,人们也见识不到他的手段,反而人们去轻视他,觉得他所做的事,不过尔尔,人人都觉得这样的人,自己可以取而代之。” 朱瞻基笑嘻嘻地继续看着张安世,道:“为将之人,当效白起、韩信,立不世功,静候天下有变,乘机而动,挥师百万,势如破竹,使这天下之间都无敌手,于是,天下人才会赞颂他,在他的淫威之下瑟瑟发抖,自此彪炳史册,人人敬仰。” “阿舅既然会修铁路,可在天下人看来,这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事,不就是把铁疙瘩铺在道路上吗?这其实和善战者没有什么分别,大家不会觉得阿舅有什么了不起的。若是此时,阿舅站出来,对别人说,这铁路只有阿舅修得,大家非但不会相信,反而会对阿舅冷嘲热讽,觉得阿舅不过是借此想要邀功。与其如此,阿舅不如效白起和韩信这样的人,潜伏爪牙,等待时机呢?等到事情发生之后,再收拾残局。” 张安世听得瞠目结舌,不禁道:“瞻基类我。你是怎样想到这些的?” “这很容易。”朱瞻基道:“若是修铁路这样容易,那么为何天下间,是阿舅先修出来?既然修铁路不易,可许多人见阿舅成功,自然不免想要跃跃欲试,阿舅既然忧心忡忡,必然这其中肯定有许多的隐情,天下最熟知铁路的人莫过于阿舅了,阿舅说他们要出岔子,那么必定会出岔子。” “我若是阿舅,我便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 张安世苦笑道:“可若是这样,我担心……真会闹出天大的乱子。” 朱瞻基摇头道:“若是有乱子,尚且还好收拾。阿舅,这天下,你可知最怕的是什么吗?” 张安世显得惊奇起来,这家伙还这么小,这脑子里到底装了多少东西? 于是道:“你说我听听。” 朱瞻基道:“最害怕的是人心思乱,漂浮不定!人不吃眼前亏,不见了棺材,是不会落泪的。若阿舅阻止了他们,他们非但不会感激阿舅,反而会憎恨阿舅,到时……只怕惹出来的就是更大的事端。” 张安世皱眉道:“话虽如此……不对,你这都是哪里来的歪理?” 朱瞻基将下巴微微抬高,骄傲地道:“这是帝王之术,是皇爷爷教我的。怎么,阿舅说这是歪理?” 张安世顿时肃然起敬,忙道:“我说怎么这样有道理,原来竟是陛下言传身教。陛下真是深不可测,一下子便将治天下的道理统统阐述清楚了。你皇爷爷还教你什么?” 朱瞻基道:“这可不能随意对阿舅说的。” 张安世咬牙切齿,想说点什么,却陡然发现,此时的朱瞻基,已长大了。 他决心采用怀柔的策略,含笑道:“这么说来,阿舅现在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干,是对的?” 朱瞻基笃定地道:“对。” 张安世又道:“好,我拿笔记下,以后若是真出了天大的事,这便是你教的。” 朱瞻基方才还志得意满,沉浸在第一次令阿舅哑口无言的喜悦之中,此时脸色却是微微一变。 却见张安世已是认真地去做笔录了。 …… 各省似乎都开始蠢蠢欲动。 其中最先有所动作的,竟是江西布政使司。 不过这也可以理解,一方面是江西乃是鱼米之乡,天下最富庶的地方之一。 其二,便是此地的士绅极多,此时甚至可以不客气地说,这江西几乎可以算是半个京城,在这里做父母官,并不会比在京城做父母官容易。 因为你永远无法保证,随便哪一个村落里,就可能有某个子弟在京城担任官职。 正因如此,此地的读书人多,士绅更多,且影响极大。 几乎京城这边铁路的事一出来,便立即有京中的人修书送达江西各地。 许多人早已提前收到了消息。 大抵的情况就是,铁路这东西,别看耗资巨大,可带来的收益却是巨大…… 很快,江西布政使徐奇,便得知了消息,他已收到了不少自京城来的书信了。 当下,这徐奇也振奋精神。 徐奇从前乃是户部都给事中,此后升任广东右布政使,两年之后,又升江西左布政使,如今已算是封疆大吏,主掌江西大小政务。 既是户部出身,他自信自己对钱粮的事还是精通的。而且朝中又有不少公卿修书,关心江西的军民百姓,希望能够促成铁路修建,泽惠江西。而徐奇与他们可谓是一拍即合,自然也巴不得,在直隶之后,修建铁路,得一桩实打实的政绩。 大抵的铁路修筑情况,他已心里有数了,不就是借钱修路吗? 这个他熟,在户部的时候,许多时候钱粮也都是东挪西借的,账目的事,好办。 于是他立即召来了本省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三司会晤,又命各知府以及诸县令来见。 徐奇的行动很迅速,只短短半月多的功夫,便拟定了一个章程,呈送朝廷。 江西这边的情形,总是能得到朝中大力支持的。 毕竟此时的永乐朝,无论是文渊阁还是六部亦或者是庙堂中的百官,江西籍的大臣几乎都占据了半数。 当下,朝廷立即下发了批文,准许江西设铁路司。 徐奇也不遑多让,为表决心,亲自兼任这铁路司的大使,而后发行公债,筹措铁路的修建。 又过十数日,一份更详尽的奏请,送到了朝中。 很快,张安世与杨溥被召入宫中觐见。 等张安世二人抵达文楼的时候,却发现,朱棣端坐,文渊阁诸学士和六部尚书、侍郎都已肃立。 此时,朱棣看着张安世,点了点案牍道:“张卿不必多礼,这奏疏,张卿与杨卿都看看。” 张安世很干脆,等宦官将奏疏送到他的面前,细细一看,却是一份详细的修建铁路的章程。 其中要修通的,乃是南昌府至九江府的铁路。 九江乃通衢之地,而南昌府乃布政使司的治所,亦是天下有数的大邑,此二处若是能铁路联通,其意义不在太平府之下。 而且其中如何发公债,如何招募人力,如何引商贾修建钢铁作坊,又如何让人探勘附近的铁矿和煤矿,教人开采。 可谓是详详细细! 张安世认真看过后,他不得不钦佩,这位布政使,确实是有本事的。 奏疏里所有的事,都考虑得十分周密,连张安世也不曾想到的事,这徐奇都已考虑到了。 难能可贵的是,里头每一笔账,这徐奇竟也进行了估算。 可见……此事是反复推敲出来,绝不是一拍脑门的结果。 张安世细细看了两遍后,并没说什么。 杨溥那边,也已细细地看过,亦默然无语。 朱棣便道:“张卿,杨卿,你看此奏可有什么不周之处?” 张安世道:“十分周密,臣没有什么可以补充的。” 朱棣看向杨溥,杨溥想了想道:“确实精细,难以挑剔。” 二人的话音落下。 一下子,所有人都长长地松了口气。 一旁的礼部尚书刘观笑起来,道:“陛下,徐奇此人,乃是能吏。他在户部其间,便以精干著称。此后任广东右布政使司时,也是政绩卓著。而后主政江西,亦是官声人望俱佳。臣见了他的章程,也不禁为之拍案叫好,这天下第二条铁路,看来就要落在江西了。” 朱棣也释然一笑,道:“诸卿都这样说了,朕也可以放下一些心了。不过这徐奇,确实是个人才,朕了解他的一些过往,确实堪称能吏部。既如此,那就明发旨意,教他筹建便是了。” 殿中许多人轻松起来。 这铁路确实利国利民,一旦建起来,便有无穷好处。 最紧要的是,修建这铁路的徐奇,也是大家满意的人选。 此公……为人不错,许多人都对他有印象。 何况现在连张安世和杨溥都挑不出毛病,那么事情就更加大有可为了。 刘观此时更是笑着道:“陛下,只要江西这边铁路贯通,到时这江西的铁路便可推行各布政使司,从此造福天下。” 他红光满面,作为主持铁路的大臣,此时自是觉得自己的腰杆子硬了许多。 朱棣自是龙颜大悦,又与诸臣议了一阵。 对朱棣而言,他对此也怀有巨大的憧憬,因此谈兴很浓。 到了正午,朱棣才放众臣散去。 张安世与杨溥一道出的宫。 杨溥边走边皱着眉,不说话。 张安世看他一眼道:“怎么不吭声?” 杨溥便道:“这徐奇,确实是能吏,短短时日,能有这样的章程,只怕是下官,也远远不如。此公雷厉风行,以我之见,这铁路可能还真能修成。” 张安世微微笑道:“若能修成,也算是好事。” “可下官……”杨溥犹豫了片刻,脸上浮出几分忧心忡忡之色,道:“却又总觉得……好像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张安世道:“怎么,你想到了什么?” 杨溥摇着头,苦笑道:“就是因为这章程实在完美无缺,几乎到了无可挑剔的地步,反而让下官担心。” 张安世大笑:“不要杞人忧天了,管他呢,你顾好直隶的铁路便是了。” “是。” …… 文渊阁内,喜气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