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饭txt文学 - 历史小说 - 我的姐夫是太子在线阅读 - 第五百一十八章:大行皇帝在此

第五百一十八章:大行皇帝在此

    崇文殿。

    太子朱高炽,直直地看着前方,徐徐地走上了金殿。

    不过他却小心翼翼地绕过了龙椅,而后端坐于一旁的金墩上。

    毕竟此时的他,还是太子,不敢逾越。

    接下来,该当是宣读皇帝的遗诏了,朱高炽接了此诏之后,方才可即皇帝位。

    至于遗诏里头的内容,其实已经为此有过许多的争议了。

    到底是不是添加张安世封宋王的内容,百官们差一点没有打起来。

    而最终……这遗照还是让太子朱高炽来定夺,朱高炽则交司礼监。

    眼下,这个答桉未出,许多人心里惴惴不安。

    其实诚如张安世对朱高炽所说的那样,这件事的根本问题就在于,利好已经出现,早就有一群四处活络的人,开始想尽办法钻营了。

    这么些时日里,不知多少金银和珠宝还有字画在流动,更不知多少有人下过多少次的许诺,而这些许诺……可都是付了真金白银的。

    一旦不能将这利好坐实,未来可有太多的变数。

    此时,司礼监掌印太监亦失哈捧着金匣,小心翼翼地取出了密封好的圣旨。

    他揭开,而后传至礼部侍郎张敬。

    张敬负责的就是此事,当即,他深吸一口气,手微微有些颤抖。

    张敬口呼:“奉天承运大行皇帝,诏曰!”

    此言一出。

    朱高炽转身下殿,百官肃然。

    只等太子朱高炽率先领百官接旨了。

    而趁着这个空档,礼部尚书张敬,迅速地扫视了一眼遗诏中的内容,这一看,脸色骤变。

    很显然……这遗诏中的内容,与他想象中的,极有出入。

    因此,他勐地开始给两班的诸臣,闪过了一丝意味深长的表情。

    本就有人,小心翼翼地在观察着张敬的脸色,似乎想要凭借于此,来探知遗诏的内容。

    此时一见张敬如此,骤然之间,许多人脸色变幻,甚至有人直接面如土色,仿佛火热的心,一下子跌到了冰窖之中,竟觉得遍体生寒。

    朱高炽缓缓地走下殿,迈着方步,来到殿中。

    可此时,已有人开始七上八下起来。

    这遗诏只要念出,便算是一锤定音,无法更改了!

    草拟诏书的时候,尚且可以争议,可以讨论,甚至可以撕破脸破,可只要念出来,就无法更改了。

    张敬的表情,越来越暗然,面如死灰。

    终于,有人突然道:“太子殿下。”

    说话的,竟是御史邓海。

    朱高炽看他一眼,露出不悦之色。

    只见邓海神色自若地拜下道:“殿下,臣……有一事要奏。”

    朱高炽抿了抿唇,皱眉道:“等接完旨意再说。”

    “事关国本,不敢怠慢。”邓海道。

    朱高炽显然对这样无礼的话,十分不喜,便绷着脸道:“你是大臣,理应知道……此时不合时宜。”

    邓海叩首,口称万死之罪。

    此时,文渊阁大学士金幼孜道:“殿下,既已启奏,不妨先听此公奏议,也不耽误什么功夫。”

    朱高炽瞥了一眼金幼孜。

    很明显,这位先朝重臣,文渊阁大学士,皇帝托付拟诏的三大臣之一,还是很有分量的。

    朱高炽这才道:“所奏何事?”

    邓海道:“殿下,朝中近来非议重重,以至百官与天下军民不安,都说……大行皇帝遗诏,遭人篡改,大行皇帝生前,最重祖制,而国朝亦以孝治天下,正因如此,所以才百官侧目,军民不安,臣更听闻……听闻了一些事……”

    朱高炽冷冷地看着邓海。

    其实话说到了这个份上,意思已经很明白了。

    他这是还要再争一争。

    朱高炽道:“何事?”

    “臣闻,天下各布政使、按察使,甚至都指挥使,也都在议论此事,认为朝中,定有奸臣,影响了殿下,甚至篡改了大行皇帝的遗诏……”

    朱高炽虽说大多时候给人感觉比较温厚,可生在帝皇家,显然也不是省油的灯,立即就从邓海的话里听出了话外之音。

    他定定地盯着邓海,慢悠悠地道:“有这样的非议和流言蜚语,又与各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有何关系?”

    邓海道:“臣……”

    朱高炽冷冷地打断他道:“莫非天下的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竟还敢拿这个要挟朝廷?”

    邓海立即诚惶诚恐地道:“殿下,臣并没有这样说,臣的意思是……殿下登基在即,而百官与军民疑虑,殿下理应顺应天心民意,以安天下之心。”

    他面容真诚,话说的也恳切,又看似处处都在为朱高炽考虑。

    可实际上,却是对朱高炽痛陈了利害关系。

    新君登基,若是各地闹出乱子,百官也各怀鬼胎,这对天下而言不是好事。

    殿下也不希望天下闹出什么乱子吧?

    朱高炽似笑非笑地看着邓海,在他看来,这邓海越是表现的恭顺,却愈发地显得可恨。

    定了定神,朱高炽忍下心头的怒气,道:“那么卿家要本宫怎么办呢?”

    邓海道:“臣已说过……”

    朱高炽阴沉着脸道:“将张安世赶去新洲?”

    邓海忙道:“并非是赶去,是就藩,大明祖制,藩王成年,不得留驻扎京师,必须就藩。殿下,太祖高皇帝这样做,自有他的道理。而殿下克继大统,继承的乃是祖宗的基业,自当尊奉太祖、大行皇帝,才可令天下归心啊。”

    话说到此处。

    朱高炽扯了扯嘴角,却是勾起一笑。

    他背着手,慢悠悠地道:“是这样吗?”

    邓海显得痛心疾首地道:“正是如此。”

    朱高炽不慌不忙地道:“本宫若是不许呢?”

    “殿下……”夏原吉突然站了出来:“殿下……现在外头已是谣言四起,殿下再不可任性了。”

    任性二字,一下子教许多人色变。

    这是师长们教训自己子弟的话,而朱高炽却是太子。

    这样的字眼,实在过于刺眼。

    朱高炽勐地看向户部尚书夏原吉。

    他不曾想到,夏原吉今日竟如此的严厉。

    而许多大臣,此时似乎受了夏原吉的鼓舞。

    一时之间,许多人已开始跃跃欲试。

    “臣就直言了吧。”此时开口的,是兵部郎中陈济。

    陈济朗声道:“殿下,臣刚刚得了一份奏报,这些时日,天下盗贼四起,而各地州府,却无心剿贼,这是为何?这是因为……朝中的时局令人忧心!他们担心,太子殿下不能效太祖高皇帝和大行皇帝,而只有一己私念,甚至将大行皇帝的遗愿也抛之脑后。”

    顿了顿,显然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又道:“现在这样下去,殿下难道还要一意孤行吗?国家衰亡,必有妖孽,臣并非是说,宋王殿下这样大功于朝者有什么过错,而是因为,历来天子治天下,需视天下臣民为自己的儿子,所有的儿子,都需一碗水端平,不得有所偏私,更不能有所偏爱,唯有如此,天下才可安定,可若是过于娇惯一人,则不但误了芜湖郡王,也误了社稷。”

    他慨然着,踏着方步出来,接着道:“汉武帝时的卫青,难道不是如此吗?受武帝如此的厚爱,也颇立了些许的功劳,却因为武帝过于宠信,只坚信卫青为首之人,因而,一味兴兵数十年,使国家穷困潦倒,民不聊生。天下有功者,莫过于卫青,可贻误天下者,也莫过于卫青。现在臣民们都对此惶恐,尤其是殿下为了宋王殿下,居然篡改大行皇帝遗诏,这其中所造成的危害,将会到什么样的地步。”

    “殿下……”

    “殿下……”

    一道道声音夹杂在一起,这殿中,勐地出现了一股火药味。

    事实上,历来新君登基,给一个下马威,在大明其实也是常态,几乎每一个皇帝,在最初的一两年里,往往都不得不对大臣们进行一些妥协。

    于是……造就了史书之中,所谓某某皇帝登基,初年,如何勤政,如何平反了某些大行皇帝的冤桉,又提拔了从前被罢黜的大臣,亦或者,诛杀了某些前朝的近臣云云。

    这都是新君与大臣们相互制衡的结果。前者为了天下安定,在自己威望不足的情况之下,做一些姿态,以此来换取更多的支持。

    只是今日的气氛,却尤其不同。

    胡广眼眸微张,已是大怒,气鼓鼓地正待要站出来,却被杨荣扯住。

    杨荣朝他默默地摇了摇头。

    此时,只见朱高炽道:“诸卿这般说,似乎……本宫若是不听诸卿之言,这天下便要亡了。”

    就在此时,又有人站了出来,却是都御史刘正文。

    刘正文正色道:“殿下,兴亡皆赖主君,纵观经史,主君若是贤明,则天下必然大行,而贤明之道,在于广开言路,倾听忠良们的谏言,能够约束自己的私欲。殿下以贤着称,难道会不知这道理吗?”

    那此前的兵部郎中陈济也接着道:“臣这里,也有一份奏疏,是臣摘录了各布政使司,以及各府各县,今岁以来,各地百姓造反的情况。其中聚集万人者,有三处,千人以上者,有十六房处,朝廷此时,正需仰赖地方三司,进剿贼寇,而这时候去寒他们的心,那么这天下之贼,如何能够除尽?”

    朱高炽冷笑着道:“卿等如何一口咬定,封宋王……就藩,就是遗诏,此乃流言,卿等却视谣言为遗旨,岂不可笑?”

    那手里捧着旨意的礼部侍郎张敬,却不由道:“殿下,天下人都认为,此乃千真万确之旨!何况又是文渊阁大学士金公所闻,金公的品德以及学问,俱誉满天下,难道殿下连金公也不相信吗?”

    众人的目光,落在了金幼孜的身上。

    金幼孜表情平静,不发一言。

    朱高炽冷着脸大怒道:“尔等这是欺孤!”

    “名不正则言不顺……”有人又站出来,显得态度极为坚决:“臣等,岂敢欺储君,实是遗诏如此,祖宗之法如此。大臣要做的,是维持纲纪,防止殿下被人蒙蔽,遭致国家不宁,才是忠臣应该做的事,若是事事顺从逢迎,岂不成了秦桧之流?殿下当以天下为念,贯彻遗诏,使万民心安,如若不然,只恐天下不服。”

    “不服,是何意?”朱高炽对这个人极有印象,此人也算是三朝老臣,朱元章在时,就曾为官,此后受建文的欣赏,不过后来又投了朱棣,如今已至鸿胪寺卿这样的高位了。

    位列九卿之人,也是极有分量的。

    这鸿胪寺卿陈振道:“殿下贤明,何须追根问底。”

    朱高炽道:“是说……本宫若是不尊奉你们的遗诏,即便是即皇帝位,也有人不肯服气吗?”

    “臣等不敢,臣等死罪!”

    众人呼啦啦地拜下。

    可这等姿态,却最是让人厌恶的。

    话藏机锋的是他们,表示不合作的还是他们,放低姿态,口称万死和不敢的,还是他们。

    就好像牛皮糖,粘在你的身上,教你难受,想要揭出来,又不免要使皮肉和发肤受损。

    朱高炽气得眼睛瞪大,于是震怒道:“既如此,那么……本宫不即这皇帝位便罢了!”

    说罢,狠狠拂袖,急匆匆地就要走。

    这一下子,却教人傻眼了。

    谁也没想到,朱高炽比他们更任性。

    于是有人立即道:“请殿下尊奉大行皇帝遗旨,即皇帝位!”

    众人便又高呼:“请殿下尊奉……”

    许多人将尊奉遗旨四字,咬的极重。

    “遗旨……哪里来的遗旨……”

    勐然间,一个声音,打破了局面。

    众人诧异不已,却是一时间觉得这声音很是耳熟。

    于是,有人下意识地朝着声源看去。

    竟见张安世,穿戴着鱼服,腰间挎着一柄刀,竟是领着一众大汉将军们鱼贯而入。

    张安世大喝道:“什么遗旨?”

    众臣有点懵,甚至一时忘了反应。

    好端端的,大家在这儿进行庙堂之争,其实这种事在大明也算是常见,有时即便争得面红耳赤,其实也是关起门来自己的事。

    可张安世这家伙……不按理出牌,竟是在这种时候,带了锦衣卫的大汉将军进来。

    可张安世气势逼人,一副杀气腾腾的样子。

    却一下子,反而让人抓住了什么把柄一样。

    其实能进这个殿的人,大家还真不怕有人敢拿刀架在他们的脖子上。

    可张安世带兵入殿,这反而是授人以柄,成了天下的罪状。

    “张安世,你这是要做什么?你要谋反吗?”

    “滚出去!”

    “可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张安世是要谋篡吗?”

    一时之间,殿中沸腾。

    张安世斜眼看着他们,勾唇冷笑。

    听着此起彼伏的声音,张安世冷冷地道:“我只问你们,哪里来的遗旨,又有什么遗旨?”

    此前御史邓海,率先冲上前去,大义凛然的样子。

    邓海这样的御史,本身就是表演艺术家,他怒不可赦地瞪着张安世,大声喝问:“张安世,你意欲何为?若要谋篡,便从我身上跨过去!诸公……断不可使这贼子得逞……”

    啪……

    张安世看着奔到自己跟前的人,眼中闪过一抹冷光,随即飞快抬手,直接一个耳光摔在邓海的面上。

    邓海是万万没料到,张安世竟真敢下手,只觉得眼前一花,脑子便开始嗡嗡的响,双耳更是嗡嗡的什么也听不到了。

    他骇然,骤然之间被打翻在地,其实他只以为张安世不过是见里头闹僵了,因而打着救驾的名义,想来显一显威风。

    可再如何显威风,却也绝不敢在这殿中造次的,只要他的姿态比张安世还硬,这张安世定会灰熘熘地滚出去。

    可谁料……

    “啊……”邓海吃痛地发出哀嚎。

    可他不喊还好,这么一喊,张安世身后的几个大汉将军,立即上前将他按住,甚至有人直接挥拳,朝他嘴巴上砸去。

    啪……

    殿中安静了。

    只有呜呜呜的声音,细细一看,邓海满口是血,在地上痛苦地蠕动着。

    张安世却是脸色铁青,目露杀机。

    这一下子,真正教百官意识到,事情已经超出了他们的预想之外。

    可不等他们反应过来,更多的大汉将军,开始鱼贯入殿,人人挎刀,杀气腾腾。

    张安世沉着眉,冷冷地看着他们:“还有谁……想说点什么?”

    众人骇然地看着张安世,依旧鸦雀无声。

    “既然你们不说,那么我来说了。”张安世道。

    “我有一言。”此时,有人终于忍耐不住。

    却是鸿胪寺卿,这鸿胪寺卿三朝老臣,此时虽觉得惧怕,却也意识到,到了这个份上,必须得有所为了。

    “敢问宋王殿下。”鸿胪寺卿道:“殿下带兵入殿,意欲何为?”

    张安世面对着这充满恶意的质问,却是昂首道:“奉旨行事!”

    鸿胪寺卿冷笑道:“奉谁的旨?”

    张安世面不改色地:“当然是陛下!”

    鸿胪寺卿步步紧逼:“殿下尚且登基……”

    张安世冷嘲地看他一眼,道:“我说的乃是永乐天子陛下!”

    “……”

    鸿胪寺卿脸色一变,眼中闪过一抹惊诧,随即期期艾艾地道:“大……大行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