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饭txt文学 - 历史小说 -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在线阅读 - 第207章 郑家积极响应

第207章 郑家积极响应

    十月十八日。

    福建泉州府,安平城,郑府。

    通过无线电报,以郑芝龙为首的郑家,收到了许家庄发来的合作邀请。

    郑家高层立刻高度重视了起来,开了一个讨论会议,了解到许家庄完整计划后,一个个是瞪大眼睛,发出惊叹。

    郑芝豹道:“许家庄的手笔太大了,一下要建一两百个的海外庄园,要扫除西班牙跟尼德兰(荷兰)的全部殖民势力,要一口吞下整个南洋,这胃口简直大的可怕。”

    郑鸿逵也道:“怎么连属于我们郑家的大员岛,许家庄也要建五十个的甘蔗庄园?大员我们已经经营十多年了,就算还有多余土地,但许家庄怎能想来就来?”

    “是啊,大员很大,许家庄想建几十个庄园可以,我们没那么小气,但离我们福建太近了,近在咫尺,万一哪天双方关系不太好,我们岂不是安稳觉都睡不了?”

    “没错,许家庄的拓殖计划,我们可以加入,但大员岛他们就别染指了,大不了我们让人多种甘蔗,给许家庄供应大量的白糖,他们不必亲自派人种了。”这位郑家高层道。

    “许家庄想要达到的目的,是我们郑家能够阻止的么?南洋的西夷,许家庄都不怕,要把他们全部扫除,我们目前的实力,连西夷还比不上,许家庄会在乎我们的意见?”

    这时,坐在上首的郑芝龙开口了。

    而此刻的郑芝龙,穿着套秀有无数金丝、镶嵌了各种宝石配饰的华丽锦衣,整个人都氤氲在珠光宝气中,体型也变胖了一大圈,可能近有两百斤重,只有声音还算洪亮,脑袋还算精明清醒。

    他下令说道:“许家庄的这个计划不错,郑家无条件的配合与加入,马上就进入准备状态,投入一切的资源,配合许家庄的各项行动,不得提任何反对意见,以免引起许家庄的不满,就算是要把整个大员拿去,我们也只管配合就行。”

    郑芝龙的这番话,让不少郑家高层感到憋屈与不满,觉得过于软弱,很可能被人得寸进尺。

    但……

    他们还是只能点头称是,把不满咽到肚子里。

    虽然过去的一年多的时间里。

    尤其是自去年的泉州湾—料罗湾海战结束后。

    郑家的小日子过的极其滋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

    在对外海贸方面,净赚了超过2200万银元,达到历史新高。

    拥有的水手人数,从5万多增加到了接近10万。

    拥有的千料以上大船数量(五料≈一吨),从两百多艘增加到了五百多艘,翻了足足一倍。

    此外船厂的造船工匠们,突破了夹板船(盖伦船)的制造工艺,实现了夹板船的批量制造,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便制造出足足三十艘的夹板船,排水量都不低于两千料,并做出不少改进,命名为“福隆船”(寓意福旺兴隆),让郑氏集团拥有的夹板船总数,增加到了38艘之多(另八艘是缴获或购买而来)。

    膨胀。

    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郑氏集团各方面的发展,只能用快速膨胀来形容。

    就如同郑芝龙快速变胖的身形,变化之大令人振奋和惊讶。

    甚至让一部分的郑家高层,膨胀到有些飘了,忘了自己有几斤几两了。

    只有郑芝龙的头脑最清醒不过,郑家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之大的发展,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许家庄的帮助与合作。

    因为若没有许家海军舰队的主动助战,郑家海军不太可能赢得泉州湾—料罗湾海战,说不定早就已经亡了。

    在后面跟许家庄的紧密合作中,更是给郑家带来巨大好处。

    比如许家庄各类产品货物,不管是在日本,还是在南洋诸国、孟买、西方诸国那边,都极其畅销,至少带来了一千万银元的净利润。

    还有郑家的造船产业,在得到许家庄出售的一些较简单低端的加工机床后,不仅效率大大提高,还在攻克夹板船的制造工艺上面,发挥出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其中单单一款水力驱动的锯木机床,就让郑家造船工匠的切割木板效率,提高了十倍不止,质量也大大提高。

    加之流水线式生产法的引进,便是郑家的造船厂,为何能批量造出那么多大船的原因。

    这也就是为什么,郑芝龙说出了一番软弱之语后,没有谁敢提出反对与不满的原因,不管这些郑家高层内心再膨胀,在跟许家庄的合作方面,他们只能按照郑芝龙说的办,积极地无条件的进行配合,且承担不了得罪许家庄的后果。

    于是整个郑氏集团也进入了全面动员的状态。

    大批水手得到了征召。

    无数资源也投入了进来。

    并且大量招募福建本地的贫民百姓,打算招个五六十万人,也在大员、海南岛、南洋多地,建个100座的郑氏庄园,不能落在许家庄太后面——福建人多地少,今年也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旱灾,导致饥民流民近百万,其中部分青壮已加入郑氏集团成为了水手,没想到剩下的流民也能得到利用。

    总之郑家的响应非常积极迅速,大概需要一个月时间,就能完成一切准备,正式出发。

    ……另一边。

    对于郑氏集团的中下层将领与水手们而言,郑家即将与许家庄合作,要拓殖东南、横扫南洋的消息,传到他们的耳中后。

    欢呼。

    厦门、泉州等港口中,到处都是欢呼。

    郑家水手们的士气,不说暴增了十倍,也至少增加了两三倍,私下里更是热烈议论:

    “不知道这一次许家庄会派几艘蒸汽大船过来?五十艘,还是一百艘?”

    “用不着这么多,只要有个十来艘蒸汽战船,就足够横扫南洋了,南边的地盘很快就要属于我们了。”

    “如今我们也有了很多的夹板船,仿造出了更厉害的红夷大炮,但还是蒸汽战船要厉害得多,我们这次还是跟在许家舰队后面捡便宜就行,打打下手,收拾收拾残局。”

    “哎,怎能老是跟在别人屁股后面捡便宜呢,虽然这很安全,但我们也想好好表现一番,立一些功劳。”

    “蒸汽船速度是我们帆船的三倍,船上火炮的射程是我们的一倍,射速更是可怕的十倍,你想表现,蒸汽船会给你我表现的机会么?老老实实跟在后面抓俘虏吧,甚至都不需要我们出现,仗就已经打完了,我们只是去南洋闲逛了一圈。”

    “哎,不知道许家庄的蒸汽大船,什么时候能多出几艘,卖给我们?这种船才是未来,帆船早晚会没落淘汰。”

    “我也不知道,或许三年,或许五年,只希望十年之内,我们也能有一艘蒸汽大船。”

    “为什么我们的工匠,不想办法造出蒸汽船,既然许家庄能造出来,我们想想办法,应该也能造吧。”一名新水手道。

    这话马上吸引了大量看白痴般的目光以及嘲讽。

    “有这个本事你去造咯。”

    “说大话厉害,真这么容易,大人就不会投入十几万银元让工匠去研究蒸汽机,但没三个月研究团队就解散了,这些钱全打了水漂,什么成果都没有,这是得花几百万、几千万才能研究造出来的东西,而且至少得花二三十年时间。”

    “这么难?”这位水手感到咋舌。

    “没错,就是这么难。”

    ……

    此时此刻,福隆船‘彩龙号’上。

    郑彩的身边,正围拢了上百名的船员水手,都在竖起耳朵,听他们的船长郑彩吹牛。

    “你们信不信,郑家船队日后拥有的第一艘蒸汽大船,定会是我郑彩的座驾,最多五年,不,三年,我就带你们登上蒸汽船,让你们成为郑家第一艘蒸汽船上的船员,然后跟着我飞黄腾达!”郑彩自信满满的拍打胸膛道。

    “彩爷,郑家里面,身份比你高的多了去了,如逵少爷、豹少爷,他们都开不上蒸汽船,凭什么选你去当船长?”一名水手质疑。

    “是啊,怎么着,也很难轮到咱们彩爷吧?”

    “大哥,既然你如此自信,想必是有什么底牌后手,像这艘‘彩龙号’,本来是归大人的亲信陈鹏将军的,没想到被大哥你给截胡了,大哥你是怎么做到的?”弟弟郑联一脸崇拜的问道。

    “哼!陈鹏算什么东西,也配跟我抢?我的资历、功劳,哪个不排在陈鹏前面?家主大人是猜忌于我,才故意把我排在后面,不过以我跟许家庄的关系,只要打声招呼,彩龙号就归我了。”

    郑彩一脸的不爽,然后又朝众人招了招手,无比神秘的道:“过来过来,都凑过来,这种事,我不能大声说,你们也不能到处乱传,谁要是敢传出去,我郑彩不会有什么事,但定会把乱传者弄死喂鱼!”

    众船员水手,连忙凑了过来,满脸好奇的倾听,后面的水手则纷纷竖起耳朵,不敢发出半点声音。

    而随着郑彩的讲述,惊呼声不断传出。

    “原来彩爷跟许家庄的关系这么好?”

    “既然郑家之中,许家庄最信任的就是彩爷,那么许家庄卖给我们的第一艘蒸汽船,真有可能交给彩爷。”

    “大哥,我们都是郑家的一份子,却如此追随许家庄,这是不是不太合适啊?”弟弟郑联问出不少下属不敢问的问题。

    “哼!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许庄主是能干大事、成大事之人,可我们的家主大人,这几年一直忙着修大宅、纳美妾,今年以来都没出几次海,每天只顾享乐,毫无追求与斗志,你们说,是跟着许庄主发展更有前途,还是在郑家更有前途?”郑彩十分不屑的说道,更不怕这种大逆不道的话被人听到告密。

    “彩爷说得对,家主大人,确实是越来越耽于享乐了。”

    “虽然郑家对我们不薄,但许家庄那边更有前途。”

    “大哥,反正我们大家都听你的,你说怎么发展,我们以后就怎么发展。”

    “没错,以后我跟彩爷就是一条船上的人,不管彩爷说去哪里,我都不离不弃。”

    “我也是这么想的,跟着彩爷最有前途。”

    “好好,各位兄弟,只要你们不背弃我郑彩,以后我们共富贵!”

    郑彩哈哈大笑,虽然他的拉拢手段极为粗糙,保密措施堪称搞笑,跟当众密谋没什么区别,但就算如此,他还是成功拉拢到了一大批忠心手下,结成了更紧密的人身依附关系,原因不是他郑彩多有能力和人格魅力,仅仅只是因为,他身后站着个许家庄而已。

    .ZWwx.ORG远明不渐的崇祯欠了我十亿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