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饭txt文学 - 修真小说 - 问剑在线阅读 - 第二百七十一章 诊断

第二百七十一章 诊断

    “少爷,吃饭了。”

    “嗯,这就来。”

    金城坊书房中,一心三用、以念力持笔疯狂赶作业的李昂,长吁了一口气,站起身来,走向客厅,随口问道:“晚饭有什么?”

    “少爷你要的,酸菜猪肉炖粉条,芹菜炒肉,红烧鱼...”

    “呃。”

    李昂脸色在听到“酸菜”二字的时候,莫名一僵,脑海中升起一股不好的既视感,“酸菜是我们自己家用坛子做的吧?”

    “是啊,就是今年冬天,少爷你用那什么白菜做的。”

    柴柴莫名其妙道:“有什么问题吗?”

    “没问题。”

    李昂松了口气,之前他嫌弃葵菜油滑不好吃,找机会用南方菘菜和北方芜菁试图杂交出大白菜,现在算是有了点成果,“对了,以后也不要再买外面的酸菜了,全都家里自己做。”

    “嗯。。”

    柴柴不明所以,不过还是点了点头,听着李昂关于“老坛酸菜、用心烟制”的奇怪抱怨,坐在了餐桌前。

    二人正要吃饭,却听院门被敲响。

    “谁啊?”

    “我。”

    邱枫的声音。

    柴柴疑惑地歪了下头,李昂则像是知道邱枫会来一般,从椅子上站起来,穿过庭院开门迎接。

    邱枫站在门外,眉头微皱,手上拿着一本写着《第一版太医署新式教材-物理诊断学》的书,表情并不愉快。

    “进书房说吧。”

    李昂知悉邱枫来意,带她走回屋中,邱枫勉强提起笑容,和柴柴打了声招呼,跟着李昂走进书房。

    “日升,”

    邱枫将那本写着“编著人:李昂”的太医署教材,放在桌上,平和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你是指?”

    “太医署革新。”

    邱枫认真道:“太医署要扩建的事情,我们都很高兴。但这些教材中,为什么全无辨证论治的内容?”

    朝廷的朝会上,六部已经同意了扩大太医署、招收更多医学生的提议——为此要调用的财政拨款,在朝廷的接受范围内,

    而提升医师数量、质量,对于朝廷重臣、各利益方而言,也完全没有坏处。

    邱权等太医署医师,早就苦于拨款不足,人手不够。李昂能给他们要来更多的物力人力,自然很开心。

    但,邱枫却在看到这本李昂单独给她的书的第一时间,察觉到了不对劲。

    “日升,你编著的这本物理诊断学中写了,”

    邱枫翻开其中一页,“发热病因可能有,内出血、巨大血肿、关节炎、皮肌炎、肺梗死、肢体坏死、脑出血等等。

    同为发热,伴随反复性寒战,可能是疟疾、败血症。

    伴出血,可能是血液病。

    伴胸痛,可能是心肌炎,肺脓肿。

    伴腹痛,可能是肝脓肿...”

    她抬起头来,盯着李昂认真道:“根据病症表象,直接圈定病因范围,无辩无证,日升,你想做什么?”

    难怪邱枫反应强烈,她在太医署长大,从小读遍医书,对医理理解深刻。

    李昂所编纂的物理诊断学,看似是在用望闻问切,实则完全没有辩证环节。没有经过八纲辨证。

    往好了说,李昂这是艺高胆大。

    往坏了说,李昂这是在违背医理。

    “坐下说吧。”

    李昂用念力搬来椅子,兴平气和道:“你我都是医师家庭出身。

    自张仲景起,中原医学便确立辨证论治原则。

    所谓辨证论治,

    是指利用望闻问切四诊,搜集证据,根据证据分析、概括、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

    再根据辩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这一点,我说的没问题吧。”

    “嗯。”

    邱枫点了点头。

    “好。那么,医学的辩证方法,有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等等。

    就像是不同类型、同样效果的工具。

    其中,最普遍的、最基本的是八纲辨证。

    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这八种,归纳所有病症。

    其中,阴阳是总纲。

    表里概括病变深浅、轻重。

    寒热形容疾病性质。

    虚实形容人体与疾病的斗争状态。”

    李昂简短概括了一番传统医学辨证论治中,最重要的辩证环节,认真说道:“以八纲辨证为基础的辩证方法,在理论上能概括、形容世间所有疾病。

    只是,世间没有两片相同叶子,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病患。

    两个同样拥有恶寒、发热、头疼症状的感冒患者,

    因为生活习惯、身体健康状况、生活环境等因素的不同,

    感冒病因也可能不同,有风寒、风热、暑湿等等细分。

    不同的病因,会产生不同的药方。

    同一个病人不同时期患的同一种病,会有不同药方。

    甚至同一個病人,两个医师同时给他诊断,也会开出截然不同的药方。

    千人千方,对么?”

    邱枫点头:“是。”

    “这就是问题所在。”

    李昂说道:“优秀医师,比如太医署、尚药局的直长、奉御们,

    对医理理解深刻,

    观察病人症状,能高屋建瓴,细致观察,反复论证。

    即使他们得出的结论不同,辩证过程有所出入,最终用药都还是有效的。

    但,任何领域,杰出之人都占少数。

    辨证论治的优秀门槛太高,不仅要饱读医书,长久时间,积累经验,

    还需要极强的逻辑推理能力,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不是简单看些医书、背诵一些药方就能行。

    许多庸医,或是天赋不够,或是思维不缜密,或是没有心气,

    照本宣科,纯靠经验,看到什么症状就用什么药。

    咳嗽就化痰止咳,拉肚子就护肠止泻,上火就养阴清热,以至于误诊、错诊,

    病患稀里糊涂得病,稀里糊涂吃药,稀里糊涂耗尽钱财死去。

    更别说还有那种满脑子只想着怎么捞钱之辈。

    以至于百姓得病了,不敢找医师,被迫抄写《菩萨经》、《劝善经》来祈福。”

    李昂摇头道:“我曾经听过一个故事。

    一位病人患水肿疾病,家里好不容易找了位名医。

    那位名医尝试开了许多药,药引千奇百怪。

    一会儿要生姜两片以及竹叶十片去尖,

    一会儿要河边挖掘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

    两年过去,病情毫无起色,那位拿够了钱财的医师就诚恳地说自己学问已尽,介绍了另一位

    在某地担任杏林协会会首的何姓名医。

    而这位何姓名医,开出的药引更加古怪,甚至要同巢的蟋蟀一对,

    最后还用打破的鼓皮,制成了所谓的败鼓皮丸。

    这么吃了几年,病患最后浑身水肿,痛苦而亡,家产也被败了大半。

    庸医害人,恶至于此。”

    李昂语气平静,内心默默补上了后半句话。

    那位病患名为周伯宜,他的儿子,名为周树人。

    “辨证论治的复杂性,整体性,以及对天赋、逻辑、观察力的严格要求,

    注定了医师行列,鱼龙混杂,

    百姓难以分辨好医师与坏医师。”

    在苏州处理水毒蛊情的时候,李昂亲眼见到过,邱儆邱权等医师,使用针灸缓解那些服用了酒石酸锑钾的病患的疼痛。

    虽不理解他们的医理,也对他们的医术、医德保持尊敬——能起到效果即可。

    只是,由于辨证论治没有标准答案,像于淼水那样的庸医、恶医,永远会有混饭吃的一席之地,

    像邱儆、邱权这样有天赋有能力的杰出医师,数量稀少,大概率存在于普通人的“听闻”、“听说”之中。

    “医师行列,永远是良医少,庸医多。这是概率学的事实,与我的好恶无关。”

    李昂平和道:“所以,我才要进行革新。”黑灯夏火的问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