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饭txt文学 - 历史小说 - 明末:从浑河血战开始在线阅读 - 第二十八章 攻克石城(四)

第二十八章 攻克石城(四)

    此时战场的的形势已经很明朗了。双方都已经在对方的右翼占据了绝对的优势,目前就看谁能先从侧面侧击,席卷对方的中路,如此这场仗基本上就赢了。

    其实现在严亦飞只是利用他鸟铳队的优势暂时压制住了对面冯国用的左翼,其实更加稳妥的办法是在彻底击溃当面之敌后,再侧击对面中路。但是眼见己方陈忠率领的左翼已经快要支撑不住了,所以他不得不留下鸟铳手门继续压制当面之敌,而他则率领两个冷兵器旗队侧击敌军的中路。wap.

    严亦飞结合手上的兵力,将他的冷兵器队分成了两个临时混编小组,每组由六名刀盾兵和四名长枪兵组成,六名刀盾兵中每两人为一组,分别列成盾阵护住前、左、右三个方向。四名长枪兵中则有两名负责攻击前方之敌,各有一人负责攻击左右之敌。

    严亦飞打算,每组之间彼此形成两路突破的阵势,互相形成独立的作战单元,需要时还可以临时变阵合围小部分敌军,这样是他在后世常用到的防暴恐的突击阵型。

    此时,正在带队和明军中路搏杀的冯国用也注意到了自己左路的情况,他气恼的发现,自己左翼的兵士在那股强悍明军的二三十支鸟铳的压制之下,竟然连上去缠斗、拖住对方的勇气都没有,现在只会一个个趴在田地里不敢动弹。让对方明军的右翼从容的分出了人手去侧击己方的中路。

    当然,即使他冯国用现在连杀人的心都有,但是他也不得不面对现实。

    他此时的想法也很明确,虽然是己方中军现遭到了夹击,但是只要自己分出一部分人手去抗住这二十余名侧击的明军一会,只要自己的中路比对方的左路能坚持的时间更长,那么当己方的右路击溃对方的左路之后,同样可以侧击对方的中军。在局势一样的情况下,他依旧可以凭借比多方多了将近一半的兵力战胜对方。

    扣扣五六③⑦四三陆七伍

    于是他平复了一下心情,大声呼喝道:“后排还没有接战的兄弟随我来,咱们一起破了左边明军这个阵,得了这股明军首级的,一颗脑袋赏十两银子!”

    有二十几名后排的叛军听到十两银子这个数目都红了眼,这可是他们这群偏僻海岛的守兵辛苦一年都未必能得来的收入啊。他们都红着眼随着冯国用向严亦飞等人杀来!双方此时相隔不过二三十步,双方阵中的弓手都没来得及射出一箭两队人马就对撞到了一起。

    范思达是陈京成长枪盾旗队的副手,他此时在严亦飞左侧进攻小组正前方的战位之上。他随着自己的小组,在严亦飞的指挥之下小跑着上前。

    按照严亦飞之前对他们的训练,他们冷兵器手在列队与敌方接战之前,要在领队旗队长的带领下连呼三声“杀”!而且要一声比一声响亮,如此以提振自己的胆气。

    他此时站在两名刀盾手的身后,那二人并排而立,举起手中半人多高的大盾遮蔽着自己和战友的身体,这让他无比的有安全感。如果他和严亦飞一样,是一名来自后世的士兵穿越而来,那么他一定会感觉此时如同置身于一辆装甲车的里面。

    一边前进,范思达也一边从前排两块大盾的缝隙之间观察着对面的情况。

    对面的叛军此时已经形不成什么阵列了,他们在一面写着“冯”字的认旗的带领之下,散乱了冲了过来,这也让他心中大定。因为他记得自己的把总严亦飞在带领他们训练的时候说过,冷兵器对阵,最重要的是要摆出一个完整和合理的阵型。一个由三十名士兵摆出的阵列,可以轻松的击溃一百名手持相同武器的未列阵的敌军。

    此时,他的旗队长陈京成又第三次高呼了一声“杀”,他和旗队中其他的军士一样,用最声嘶力竭的声音也高呼“杀”,他明显的看到,他们的这一声呼喝,很明显的让对方的气势弱了三分,就连冲击的速度也开始慢了半拍。

    第三声“杀”字代表着即将与敌军短兵相接,他不用看也知道,血腥的肉搏战即将要到来!

    他此时手中紧紧的持着自己心爱的长枪,这杆长枪可是大名鼎鼎的“戚家枪”!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此枪长约一丈五尺,枪身由经过多次晾晒的坚硬竹子所制,在枪的最前方是按照严亦飞的要求,特意装上了打制出来,长约一尺五寸的铁质枪头,这样可以避免枪身被轻易的砍断。

    提起这杆长枪就不得不提戚家军的三大抗倭利器,而这其中的第一种利器,就是“戚家枪”。

    当然,这“戚家枪”之利,并非全在这枪本身,更在于那用枪的技巧。

    戚继光曾在他的著作《纪效新书》中提及枪法道:“夫长枪之法,始于杨氏…后世鲜有得其奥者。盖有之矣,或秘焉而不传,传之而失其真,是以行于世者卒皆沙家、马家之流。”

    戚继光极为推崇宋代的杨家枪法,杨家枪法又称“梨花枪”法。因为杨家枪法在握持时“手执枪根”,也就是长枪的末端,所以“出枪甚长”,同时也最为符合“枪扎一条线”,即“中平枪法”的特征,“有虚实,有奇正”,令人难以抵挡。

    他也因此感慨杨家枪威力无匹,认为“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

    这其中的缘由,在于自小接受军事教育的戚继光深知练武与练兵之不同。与后世所看见花哨的武术动作不同,在古代战场上,冷兵器对决中决定敌我两方生死的时间,往往只有一个回合几秒钟的时间。所以戚继光又提出枪法必须简单直接,“非简无以解乱分纠,非疏无以挪进退”。与此同时,“左右必佐以短兵,长短兵相卫,使彼我有相倚之势,得以舒其气,展其能,而不至于败”。

    以平直地扎、刺为主要进攻方式的杨家枪法对于阵列森严的军伍来说更为适用。于是戚继光以杨家枪发为模板,融会多种名家枪法,创编了“戚家枪”。

    戚家枪有歌诀曰:“戚少保翻身跃马,戚家枪朵朵梅花。上中下飞流直下,拦拿扎中平三枪。…………横扫千军威八面,倭寇闻风心胆寒。枪扎一线长兵祖,金狮擒王戚家枪。”仅是歌诀就展现着一种恢弘霸气!

    严亦飞把总的班底,是以浙兵为主要力量的最后的戚家军,他们自然也把前辈们的优秀经验传承了下来。

    塔读.app,免费小说网站

    当然,身在战场上的范思达并没有时间去思考这“戚家枪”的来龙去脉,因为此时,对面的叛军已经如同疯狗一般冲了过来!

    首先接敌的是范思达身前的刀盾兵,在接敌前一刻,他们把身形由直面对手,改为侧身挺肩抵盾,依次来提高冲击力。范思达只听到“砰砰”的两声撞击的声响,立时有两名叛军的士兵被撞飞出几步远。

    范思达知道,这时该由他上场了。他看准前排两个盾牌突然放出一条缝隙的时机,瞄准对面一名靠前士兵的胸口,果断上步出枪。只听“噗嗤”一声枪尖入肉的声音,那名敌兵立马身形一滞,随后随着范思达后退抽枪,他的胸口彪出一股血雾,痛苦的因为脏器破裂倒地而亡。

    在他完成这套动作之后,前排两个刀盾兵默契的将盾牌合上,抵挡住了两记来自地方的刀劈还击。

    “噗、噗”长枪入肉的声音连连响起,战兵猛冲而来,五米的长矛狠狠刺入对面土匪的身体,范思达踏前一步,逼退面前一名拿斧头的土匪,眼角看到本队另一名长枪手一枪刺在一名叛军胸口,估计是枪头杀中胸骨中,直接将那名土匪向后仰天顶飞出去,土匪胸前伤口喷出的血在空中酒成一道诡异的弧线。

    第一此出击,八支长枪突刺便杀死六七人,这些长枪兵都由最强壮和有杀气的人组成,他们每日光是刺杀就要练习数百次,平日训练还要在手脚捆上重物,现在战场上没有这些重物,手脚更是灵活,速度十分惊人,迎面来的小小枪头本就不易挡,何况如此高速的刺杀,对于没有任何甲胄的土匪来说,每次长枪的刺杀就是一条人命,而叛军们为了携带方便,都没有如此长的长枪。

    戚家军这种竹制长枪很轻,除去握持部分和身后维持平衡的少量长度,攻击范围能达到四米多,这个距离上叛军只能单纯挨打,这就是戚家枪的优势所在。

    剩下的叛军在惯性下继续涌来,有两名被刺中的叛军下意识的抓住了枪杆,其他枪手的长枪正在收回,范思达面前几名敌兵寻机贴近一些,企图乘着长枪用老,进行近身搏杀,王长福和旁边的镗钯手同时向他们刺去,这是他们在小队对抗中经常碰到的,长枪是主攻兵器,但枪式易老,掩护长枪便靠镗钯和刀盾,镗钯三叉的锋头攻守兼备,加上王长福的旗枪协助,两个敌兵躲避不开,只好用刀子一挡,退后一步,刚站稳,长枪再一次刺杀到来,那几名敌兵身形一顿,跟着就软软倒下。凝暮黄云的明末:从浑河血战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