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一切都会有的
书迷正在阅读:红楼如此多骄、军工科技、大隋主沉浮、大明富商:老朱求咱去做官、帝业江山纪、荡宋、姬唐、南宋第一密探、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汉末,没有三国
如同多年前的那个秋天一天,突然之间,北京城就变得有几分寒冷了。
夏天好像是一夜之间就消失的,去年的棉袍,也一家一家地从家里的衣柜里翻找了出来,重新派上他们的用武之地,而那些用了整整一个夏天的凉扇之类的物件,也有了他们的去处。
换上冬衣的人,在街上彼此遇见,看到对方身上的穿着,笑呵呵的和对方打着招呼的时候,也忍不住感慨了起来。
日子,过得可真快啊!
一眨眼,鞑虏的败亡都已经是快一年前的事情了,如今的孙督师,呃,应该是孙尚书率领大军追击鞑虏,都已经不知道将鞑虏撵到什么地方去了。
草原上那些见风使舵的家伙,如今也算是彻底的消停了,鞑虏败亡之后,他们也几乎是元气大伤,向大明俯首称臣那是一点都不意外的事情,不过,北方的草原太大了,大到即使大明现在有足够的实力,也不能在草原上徒劳地耗费自己的兵粮。
所以,朝廷的意思,大抵是草原上的那些部落,只要他们不来骚扰大明,那么,暂时就不用过多的关注他们,当然,扶持几个极其亲近大明的部落,让他们彼此钳制,那也是必要的,反正就是一个宗旨,别让草原上的部落再度联合起来,哪怕是没了鞑虏这样曾经强势的势力可以让他们依靠,他们自己整出个草原王来那也是不行的。
总之,北边的事情,朝廷大致就是这个策略,对鞑虏是死追猛打,对草原部落则是以安抚分化为主,照着这样的趋势下去,不少有见识的人都心生感慨。
大明朝北边,多了不敢说,二十年,一代人的安宁,那是绝对没问题的了。
在西北,从海外引进的那种番薯和番豆,再次获得了丰收,哪怕今年的气候其实和去年,前年的也差不多,西北那边该旱的还是旱,该闹蝗灾的还是闹了蝗灾,但是,终究因为这些不挑地方,种植容易,产量还搞的粮食作物的存在,再也没有出现几年前那种动辄数县饥荒,流民数万如蝗的景象出现了。
虽然依然在灾害下受难的人依然有不少,但是对比以前,那简直就是一个地狱一个天堂的区别了。
而且,没人会怀疑,以后的日子,还会继续的往好的方面发展,会越过越好。
茶楼里永远少不了关心朝政的那些茶客,而他们嘴里的话题,也永远少不了关于时局的事情,京城人里,若是对时局不够了解,说不了几句,那简直走到哪里都会被人鄙视。
高进带着一个小厮,一步三摇的走进了富源茶楼,一路走来,这些议论时局的茶客纷纷站起来,朝着从他们身边走过的高进打着招呼。
“高大爷,今天又来听书了!”
“高大人,今天红光满面,这是又有什么喜事了吗?”
“高大爷,我家那个不成器的,想去南海子那边,门都进不去,大家街坊这么多年,高大爷能不能发个话,让那小子有机会进去就行!”
高进笑着朝着四方拱手:“好说,好说,回头让他到我门房那里候着,街坊嘛,我高某能照顾的一定照顾!”
“高大人敞亮!”
茶客们的情绪显然比现在高涨了许多,如今时局中的人物都已经到了面前,自己这些人还议论个屁,直接和这等人物说几句,可不比自己这些人在这里瞎猜的强吗?
“高大爷,南海子那边今年听说只招一个千户的兵马,难道说海外镇抚司现在人已经够了吗,您现在可是海外镇抚司说得上话的人物,给大家伙儿透露点消息呗!”
说书人还没来,或许说,说书人已经来了,但是,哪个说书人会这个时候去抢这位高大爷的风头呢,这和作死有什么区别。
如今的高进,可不是当初混迹砸茶楼欺行霸市的高老大了,他现在可是正儿八经的朝廷武将,镇海侯爷的心腹爱将,这京里的这么多的伯爷侯爷看到了他,那都是亲热的不得了。
这样的人物,发达之后还不忘本,还时不时的能回到坊市来,时不时的来以前经常来的茶楼来坐一坐,这已经是很难得的事情了,富源茶楼虽然也是有靠山的,但是,像高进现在这样的人物,就是他把这茶楼砸了,茶楼背后的靠山也不会说什么,反而一定会追究茶楼的掌柜到底是什么事情得罪了他。
“这个,今年在京城只招一个千户的新兵,是镇抚司军政衙门那边定下来的,这个事情,我也做不了主啊!”
高进笑呵呵地说道:“大家都知道,咱们坊市里,当初我也带了不少人出去,如今只要还活着的,都活得很滋润,大家想去海外镇守府博个富贵,我是理解的,但是,若是真的连考核的门槛都过不了,大家还是别勉强自家孩子了,反正大家不是军户,也不靠着当兵吃饭,做点别的不好吗?”
“当初刘二癞子,也肯定过不了现在的考核,现在人家却是正儿八经的百户大人了!”
众人哈哈大笑了起来,刘二癞子这茶楼里大部分人都认识,纯粹就是一个人人都可以调笑几句的小混混,甚至都不算是高进的人,只不过运气好,当初侥幸进了南海卫,如今回来,前呼后拥的,可叫人羡慕死了。
如果说这刘二癞子有多大本事,所有人是不信的。
只能说,这家伙命真好。
“海外镇抚司可是要和番人打仗的,这要的兵,自然是精兵,身体好,脑子也得好的那种!”高进一点都不生气,笑呵呵地说道:“刘二癞子这家伙虽然有点浑,但是,他还是敢拼命的,在海外镇抚司,手里没有几个敌人的首级,想升官,门儿都没有!”
“所以,大家就别费太多心思了,能不要勉强的就不要勉强,若真的这个心思,朝廷的新军也在招揽新兵,那边要求可就低多了,不妨到那边去碰碰运气!”
“那就没意思了……”
众人一阵嘘声:“那可是民户转军户的,我们这些爷们脑子进水了,好好的民户不做,去做军户!”
“高大人,南边打的怎么样了,能给我们说说不!”
高进正待坐下,人群里又传来一句问话,众人纷纷点头,没错,这也是大家很关心的问题。
“南边,是指交趾那边吗?”
高进抬起头:“你们不是一个个都消息灵通得很吗,交趾布政使司都建立了,第一任布政使齐大人都已经上任去了,你们还问我?”
“更南一点啊!”
那人喊了起来:“交趾那边的小黑人都来京城进贡来了,有什么好说的,咱们是想知道咱们的远航船队那边有没有消息,这些朝廷的邸报上可不说!”
“这个啊!”
高进朝着自己的座位旁边那位胖乎乎的老者看了一眼,老者微微笑着点了点头。
“最新的消息,船队已经离开了暹罗国的占腊港,朝着满剌加出发了……”
他顿了顿:“我也就知道这么多,这还是补给船队回来的同僚带回来的消息,再多的,问我也没用了!”
“暹罗国在哪里,那地方离交趾有多远!”
“不知道,够远了吧,咱们的远航船队据说一天能航线一两百里,应该不会太近!”
“那怎么没看见暹罗国的使团啊!咱们是打不下来吗?”
“屁话,前几天那个花里胡哨的使团,你没去看吗,在鸿胪寺那边可热闹了!”
“你脑子进水了吧,那是吕宋使团,鸿胪寺的人亲口对我说的,虽然我也不知道吕宋在什么地方,但是吕宋和暹罗这两个词儿,我还是分得清楚的!”
高进朝着四方拱拱手,坐了下来,不再理睬周围的纷纷议论。
身边的老者笑着看过来,高进有些忐忑:“徐老爷,这些消息,真的能放出来吗?”
老者是徐应元,兜兜转转了一大圈,本来都打算在镇江堡养老的他,还是回到了北京城,只不过,他没有回到宫里,也没有去京城里那些专门让宦官们养老的寺院,而是去了南海子。
如今的他,虽然身上没有任何海外镇抚司的职位,但是,在海外镇抚司,在京城,说话还是有一点份量的。
更不要说,他还是镇江侯府的常客,他的宦官身份,可是让可以在侯府的后院来去自如,这一点,是其他人真是羡慕不来的。
而高进更是知道,如今的小侯爷,也开始识字了,侯爷夫人可是打算请这位徐老爷做小侯爷的启蒙老师的,光是这一点,他就丝毫不敢怠慢诸位。
而徐应元爱听书,以前也爱听,但是他没多少时间和闲情逸致去听,但是现在他不同了,高进和他偶尔在富源茶楼遇见之后,从此两人又多了一个共同的身份。
两位都是好书友了。
“朝廷对侯爷船队的消息,不是不说,而是现在还没个定论担心有个什么变数,所以才不说!”
徐应元微微笑了笑:“其实,侯爷在远航船队上用了多少心思,费了多少力气,别人不知道,咱们还不知道吗,若是船队此去,区区几个小小的番国还拿不下来,那侯爷的一世英名可不就自己毁了吗?”
“那是!”
说道侯爷,高进肃然起敬:“侯爷那是天生神仙一样的人物,他亲自出马,哪里有不成功的道理!”m.zwWX.ORg
“所以,这些消息,咱们适当地放出去一点,也不是什么坏事,百姓们总需要点新鲜事来议论,侯爷的功绩也需要咱们来宣扬,这是好事,只要咱们掌握好分寸就好,不胡乱吹嘘,不诋毁朝廷,那就没事!”
徐应元说道:“就好像你刚刚说咱们南海子招新的事情就说南海子招新的事情,扯到朝廷的新军上去干什么,你这毛病要改一改,会给你带来麻烦的!”
“徐老爷说的是!”
高进虚心的点了点头:“我以后会注意点的!”
“嗯!”徐应元轻轻的在鼻子哼了一声,眼睛却是看在台上:“今天说书的小岳岳,怎么还不上场!”
“我派人去催下!”高进站起身:“这家伙说书最近有人捧,好像是有点飘了,颇有些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意思,以前咱们侯爷说书的时候,连皇上都来捧场,他这阵仗算个屁啊!”
徐应元微微的点点头,却是闭上眼睛不说话了。
与此同时,在高进嘴里念叨的皇上,可没心思在回忆当年听江晚说书的事情,他只是看着看着眼前一大堆的礼单文书,上扬的嘴角就一直没耷拉下来过。
“当年吕宋总督的堪合,吏部经过查验比对,确定无误,只是遗失的金册和册封诏书,无从再度查询!”
在朱由检的下手,户部的一位官员正在低头禀报着:“关于吕宋使团请求我朝重新册封的一事,正式的文书已经呈交内阁,具体如何裁定,户部等候内阁和陛下的旨意。”
“册封的事情,暂时放一放,无非是想要个名份而已!”
朱由检微微沉吟了一下:“此事下次吕宋来我大明朝贡的时候再议,告诉吕宋使者,我大明的册封可不是随随便便的事情,兹事体大,得从长计议!”
“臣明白了,不过,陛下,吕宋使团多少年一贡比较适宜,臣等的意思,是在五年和十年两个选择中选一个,毕竟,若是朝贡的太频繁,他国效仿诟病,有伤国体!”
“五年?”朱由检笑了起来,眼睛从桌面上的礼单文书上扫过:“五年太长了,十年就更不用说了,三年一贡吧,如今有我大明远航船队贯通海路,来往也不是不便利,吕宋国可是有金矿的,看看他的这些贡物,若不是因为怕折了我大明的面子,朕都恨不得他们一年一贡的好!”
“至于赏赐使者的礼物,户部采买些丝绸瓷器之类的就好!”
“陛下英明,咱们大明要是多几个吕宋这样出产丰富的贡国,那就更好了!”户部官员不着痕迹的送上了一记马屁,然后又提出了户部对朝廷的殷殷期望。
“会有的!”朱由检头都没抬:“一定会有的,你户部最好修缮一下年久失修的库房,朕怕到时候你们的库房不够用,到时候吃亏的可是你们了!”半包软白沙的明末隐相
夏天好像是一夜之间就消失的,去年的棉袍,也一家一家地从家里的衣柜里翻找了出来,重新派上他们的用武之地,而那些用了整整一个夏天的凉扇之类的物件,也有了他们的去处。
换上冬衣的人,在街上彼此遇见,看到对方身上的穿着,笑呵呵的和对方打着招呼的时候,也忍不住感慨了起来。
日子,过得可真快啊!
一眨眼,鞑虏的败亡都已经是快一年前的事情了,如今的孙督师,呃,应该是孙尚书率领大军追击鞑虏,都已经不知道将鞑虏撵到什么地方去了。
草原上那些见风使舵的家伙,如今也算是彻底的消停了,鞑虏败亡之后,他们也几乎是元气大伤,向大明俯首称臣那是一点都不意外的事情,不过,北方的草原太大了,大到即使大明现在有足够的实力,也不能在草原上徒劳地耗费自己的兵粮。
所以,朝廷的意思,大抵是草原上的那些部落,只要他们不来骚扰大明,那么,暂时就不用过多的关注他们,当然,扶持几个极其亲近大明的部落,让他们彼此钳制,那也是必要的,反正就是一个宗旨,别让草原上的部落再度联合起来,哪怕是没了鞑虏这样曾经强势的势力可以让他们依靠,他们自己整出个草原王来那也是不行的。
总之,北边的事情,朝廷大致就是这个策略,对鞑虏是死追猛打,对草原部落则是以安抚分化为主,照着这样的趋势下去,不少有见识的人都心生感慨。
大明朝北边,多了不敢说,二十年,一代人的安宁,那是绝对没问题的了。
在西北,从海外引进的那种番薯和番豆,再次获得了丰收,哪怕今年的气候其实和去年,前年的也差不多,西北那边该旱的还是旱,该闹蝗灾的还是闹了蝗灾,但是,终究因为这些不挑地方,种植容易,产量还搞的粮食作物的存在,再也没有出现几年前那种动辄数县饥荒,流民数万如蝗的景象出现了。
虽然依然在灾害下受难的人依然有不少,但是对比以前,那简直就是一个地狱一个天堂的区别了。
而且,没人会怀疑,以后的日子,还会继续的往好的方面发展,会越过越好。
茶楼里永远少不了关心朝政的那些茶客,而他们嘴里的话题,也永远少不了关于时局的事情,京城人里,若是对时局不够了解,说不了几句,那简直走到哪里都会被人鄙视。
高进带着一个小厮,一步三摇的走进了富源茶楼,一路走来,这些议论时局的茶客纷纷站起来,朝着从他们身边走过的高进打着招呼。
“高大爷,今天又来听书了!”
“高大人,今天红光满面,这是又有什么喜事了吗?”
“高大爷,我家那个不成器的,想去南海子那边,门都进不去,大家街坊这么多年,高大爷能不能发个话,让那小子有机会进去就行!”
高进笑着朝着四方拱手:“好说,好说,回头让他到我门房那里候着,街坊嘛,我高某能照顾的一定照顾!”
“高大人敞亮!”
茶客们的情绪显然比现在高涨了许多,如今时局中的人物都已经到了面前,自己这些人还议论个屁,直接和这等人物说几句,可不比自己这些人在这里瞎猜的强吗?
“高大爷,南海子那边今年听说只招一个千户的兵马,难道说海外镇抚司现在人已经够了吗,您现在可是海外镇抚司说得上话的人物,给大家伙儿透露点消息呗!”
说书人还没来,或许说,说书人已经来了,但是,哪个说书人会这个时候去抢这位高大爷的风头呢,这和作死有什么区别。
如今的高进,可不是当初混迹砸茶楼欺行霸市的高老大了,他现在可是正儿八经的朝廷武将,镇海侯爷的心腹爱将,这京里的这么多的伯爷侯爷看到了他,那都是亲热的不得了。
这样的人物,发达之后还不忘本,还时不时的能回到坊市来,时不时的来以前经常来的茶楼来坐一坐,这已经是很难得的事情了,富源茶楼虽然也是有靠山的,但是,像高进现在这样的人物,就是他把这茶楼砸了,茶楼背后的靠山也不会说什么,反而一定会追究茶楼的掌柜到底是什么事情得罪了他。
“这个,今年在京城只招一个千户的新兵,是镇抚司军政衙门那边定下来的,这个事情,我也做不了主啊!”
高进笑呵呵地说道:“大家都知道,咱们坊市里,当初我也带了不少人出去,如今只要还活着的,都活得很滋润,大家想去海外镇守府博个富贵,我是理解的,但是,若是真的连考核的门槛都过不了,大家还是别勉强自家孩子了,反正大家不是军户,也不靠着当兵吃饭,做点别的不好吗?”
“当初刘二癞子,也肯定过不了现在的考核,现在人家却是正儿八经的百户大人了!”
众人哈哈大笑了起来,刘二癞子这茶楼里大部分人都认识,纯粹就是一个人人都可以调笑几句的小混混,甚至都不算是高进的人,只不过运气好,当初侥幸进了南海卫,如今回来,前呼后拥的,可叫人羡慕死了。
如果说这刘二癞子有多大本事,所有人是不信的。
只能说,这家伙命真好。
“海外镇抚司可是要和番人打仗的,这要的兵,自然是精兵,身体好,脑子也得好的那种!”高进一点都不生气,笑呵呵地说道:“刘二癞子这家伙虽然有点浑,但是,他还是敢拼命的,在海外镇抚司,手里没有几个敌人的首级,想升官,门儿都没有!”
“所以,大家就别费太多心思了,能不要勉强的就不要勉强,若真的这个心思,朝廷的新军也在招揽新兵,那边要求可就低多了,不妨到那边去碰碰运气!”
“那就没意思了……”
众人一阵嘘声:“那可是民户转军户的,我们这些爷们脑子进水了,好好的民户不做,去做军户!”
“高大人,南边打的怎么样了,能给我们说说不!”
高进正待坐下,人群里又传来一句问话,众人纷纷点头,没错,这也是大家很关心的问题。
“南边,是指交趾那边吗?”
高进抬起头:“你们不是一个个都消息灵通得很吗,交趾布政使司都建立了,第一任布政使齐大人都已经上任去了,你们还问我?”
“更南一点啊!”
那人喊了起来:“交趾那边的小黑人都来京城进贡来了,有什么好说的,咱们是想知道咱们的远航船队那边有没有消息,这些朝廷的邸报上可不说!”
“这个啊!”
高进朝着自己的座位旁边那位胖乎乎的老者看了一眼,老者微微笑着点了点头。
“最新的消息,船队已经离开了暹罗国的占腊港,朝着满剌加出发了……”
他顿了顿:“我也就知道这么多,这还是补给船队回来的同僚带回来的消息,再多的,问我也没用了!”
“暹罗国在哪里,那地方离交趾有多远!”
“不知道,够远了吧,咱们的远航船队据说一天能航线一两百里,应该不会太近!”
“那怎么没看见暹罗国的使团啊!咱们是打不下来吗?”
“屁话,前几天那个花里胡哨的使团,你没去看吗,在鸿胪寺那边可热闹了!”
“你脑子进水了吧,那是吕宋使团,鸿胪寺的人亲口对我说的,虽然我也不知道吕宋在什么地方,但是吕宋和暹罗这两个词儿,我还是分得清楚的!”
高进朝着四方拱拱手,坐了下来,不再理睬周围的纷纷议论。
身边的老者笑着看过来,高进有些忐忑:“徐老爷,这些消息,真的能放出来吗?”
老者是徐应元,兜兜转转了一大圈,本来都打算在镇江堡养老的他,还是回到了北京城,只不过,他没有回到宫里,也没有去京城里那些专门让宦官们养老的寺院,而是去了南海子。
如今的他,虽然身上没有任何海外镇抚司的职位,但是,在海外镇抚司,在京城,说话还是有一点份量的。
更不要说,他还是镇江侯府的常客,他的宦官身份,可是让可以在侯府的后院来去自如,这一点,是其他人真是羡慕不来的。
而高进更是知道,如今的小侯爷,也开始识字了,侯爷夫人可是打算请这位徐老爷做小侯爷的启蒙老师的,光是这一点,他就丝毫不敢怠慢诸位。
而徐应元爱听书,以前也爱听,但是他没多少时间和闲情逸致去听,但是现在他不同了,高进和他偶尔在富源茶楼遇见之后,从此两人又多了一个共同的身份。
两位都是好书友了。
“朝廷对侯爷船队的消息,不是不说,而是现在还没个定论担心有个什么变数,所以才不说!”
徐应元微微笑了笑:“其实,侯爷在远航船队上用了多少心思,费了多少力气,别人不知道,咱们还不知道吗,若是船队此去,区区几个小小的番国还拿不下来,那侯爷的一世英名可不就自己毁了吗?”
“那是!”
说道侯爷,高进肃然起敬:“侯爷那是天生神仙一样的人物,他亲自出马,哪里有不成功的道理!”m.zwWX.ORg
“所以,这些消息,咱们适当地放出去一点,也不是什么坏事,百姓们总需要点新鲜事来议论,侯爷的功绩也需要咱们来宣扬,这是好事,只要咱们掌握好分寸就好,不胡乱吹嘘,不诋毁朝廷,那就没事!”
徐应元说道:“就好像你刚刚说咱们南海子招新的事情就说南海子招新的事情,扯到朝廷的新军上去干什么,你这毛病要改一改,会给你带来麻烦的!”
“徐老爷说的是!”
高进虚心的点了点头:“我以后会注意点的!”
“嗯!”徐应元轻轻的在鼻子哼了一声,眼睛却是看在台上:“今天说书的小岳岳,怎么还不上场!”
“我派人去催下!”高进站起身:“这家伙说书最近有人捧,好像是有点飘了,颇有些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意思,以前咱们侯爷说书的时候,连皇上都来捧场,他这阵仗算个屁啊!”
徐应元微微的点点头,却是闭上眼睛不说话了。
与此同时,在高进嘴里念叨的皇上,可没心思在回忆当年听江晚说书的事情,他只是看着看着眼前一大堆的礼单文书,上扬的嘴角就一直没耷拉下来过。
“当年吕宋总督的堪合,吏部经过查验比对,确定无误,只是遗失的金册和册封诏书,无从再度查询!”
在朱由检的下手,户部的一位官员正在低头禀报着:“关于吕宋使团请求我朝重新册封的一事,正式的文书已经呈交内阁,具体如何裁定,户部等候内阁和陛下的旨意。”
“册封的事情,暂时放一放,无非是想要个名份而已!”
朱由检微微沉吟了一下:“此事下次吕宋来我大明朝贡的时候再议,告诉吕宋使者,我大明的册封可不是随随便便的事情,兹事体大,得从长计议!”
“臣明白了,不过,陛下,吕宋使团多少年一贡比较适宜,臣等的意思,是在五年和十年两个选择中选一个,毕竟,若是朝贡的太频繁,他国效仿诟病,有伤国体!”
“五年?”朱由检笑了起来,眼睛从桌面上的礼单文书上扫过:“五年太长了,十年就更不用说了,三年一贡吧,如今有我大明远航船队贯通海路,来往也不是不便利,吕宋国可是有金矿的,看看他的这些贡物,若不是因为怕折了我大明的面子,朕都恨不得他们一年一贡的好!”
“至于赏赐使者的礼物,户部采买些丝绸瓷器之类的就好!”
“陛下英明,咱们大明要是多几个吕宋这样出产丰富的贡国,那就更好了!”户部官员不着痕迹的送上了一记马屁,然后又提出了户部对朝廷的殷殷期望。
“会有的!”朱由检头都没抬:“一定会有的,你户部最好修缮一下年久失修的库房,朕怕到时候你们的库房不够用,到时候吃亏的可是你们了!”半包软白沙的明末隐相